随后,他的目光落在了女尸的手上,一枚大克拉钻戒在灯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秦一法轻轻抬起女尸的手,仔细端详着那枚戒指,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价值不菲的戒指还在,凶手杀人可能不为图财。”他直起身来,双手抱在胸前,沉思片刻后说道,“如此看来,这起案件很可能是仇杀。”
江阳这边,经过一番仔细的搜索和询问,依然毫无头绪。他有些沮丧地回到警车旁,拿起对讲机说道:“秦法医,这边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监控缺失,也没有目击证人。你那边情况如何?”
对讲机里传来秦一法沉稳的声音:“江队,尸体检查有了初步结果。从伤口判断凶器可能是羊角锤,女尸手上戴着贵重戒指,凶手动机或许不是为财,仇杀的可能性较大。”
江阳听后,眼神变得更加坚定:“好的,我知道了。不管怎样,我们不能放过任何线索,继续深入调查,一定要将凶手绳之以法。”他握紧拳头,目光中透露出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仿佛在向那隐藏在暗处的凶手宣战。
江阳再次来到发现尸体的护城河河边,他站在河边,眼神深邃而锐利,仿佛能穿透这重重迷雾看到真相。他抬起头,目光顺着河道望向远处的大桥,语气笃定地说道:“从水流和周边环境判断,抛尸地应该就是在护城河上的大桥那儿。”
赵建立刻应道:“江队,我和钱振林这就去查看大桥上的监控视频。”说罢,两人迅速转身,脚步匆匆地朝存放监控录像的地点奔去。他们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矫健,眼神中透着急切与专注。
在法医科,秦一法依旧全神贯注地围绕着女尸进行细致入微的检查。他弯着腰,眼睛紧紧盯着女尸的指甲缝,小心翼翼地用工具提取着里面的肉丝血迹,嘴里轻声说道:“这里面说不定藏着关键线索。”旁边的助手们也都屏气凝神,不敢有丝毫懈怠。
赵建和钱振林来到监控室,室内光线昏暗,只有几台显示器散发着幽冷的光。他们快速在海量的监控视频中找到了大桥上下桥的监控录像,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手指在操作台上灵活地操作着快进和倒退键。
“看,那是什么?”钱振林突然指着屏幕喊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奋。只见画面中出现了一辆由拖车拉着的轿车,轿车在大桥上静静地停了一夜。
赵建皱起眉头,满脸疑惑地说:“这太奇怪了,怎么会停在桥上一整夜呢?”他凑近屏幕,似乎想要把那辆车看穿。
“先不管那么多,联系拖车公司问问情况。”钱振林一边说着,一边拿出手机开始查找拖车公司的联系方式。
经过一番沟通,钱振林挂了电话,转头对赵建说:“拖车公司的工作人员说,那辆轿车是在南京叫的拖车,一路从南京被拖到了天中市,那人让拖车司机把轿车放到桥上后就说有家人来接,让司机走了。”
赵建摸着下巴,沉思片刻后摇了摇头:“我感觉这个拖车上的轿车司机不太可能是抛尸人,哪有抛尸还大费周章让拖车拉着车走的,这不是故意引人注意嘛。”
与此同时,法医科传来消息。秦一法直起身子,长舒一口气,缓缓说道:“在女尸的指甲缝里发现了肉丝血迹,成功检测出一份其他人的dna,应该就是凶手的。这可是个重大突破。”
江阳得知这个消息后,眼神中闪过一丝光亮,他立刻拿起对讲机说道:“赵建、钱振林,你们继续深挖那辆拖车和轿车的线索,看看能不能找到车主信息。秦法医,你们抓紧时间对dna进行比对分析。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近了,大家都打起精神来,绝不能让凶手逍遥法外。”
赵建和钱振林相互对视一眼,坚定地点了点头,转身又投入到对轿车线索的排查工作中。他们的眼神中燃烧着斗志,仿佛在与隐藏在暗处的凶手展开一场激烈的赛跑,谁也不肯松懈半分。
在警局那略显紧张忙碌的氛围中,江阳紧盯着电脑屏幕,眼睛里带着一丝期待与焦虑,看着女尸指甲缝里提取的DNA在数据库中不断比对、检索,然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并没有匹配到任何可疑人员。
他重重地叹了口气,站起身来,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脚步声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看来这个凶手隐藏得很深啊。”江阳喃喃自语道,眉头紧锁成一个深深的“川”字。
此时,负责排查轿车线索的队员匆匆赶来,脸上带着一丝发现线索后的兴奋:“江队,轿车的主人查到了,名叫吴文博,是天中市人,不过他的工作地点在上海,是个跑网约车的。”
江阳眼睛一亮,立刻说道:“好,马上深入调查吴文博的情况。联系上海方面,获取他的详细信息,同时派人去他老家了解情况。”
队员们迅速行动起来,前往吴文博老家的警察与他的父母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询问。两位老人满脸疑惑,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吴文博的父亲颤抖着声音说道:“我儿子最近几个月都没回过家啊,不知道这是出了啥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警察一边安慰着老人,一边按照程序采集了吴文博父亲的血液样本。很快,样本被送回警局进行检测分析。
在警局的检测室里,气氛安静得只能听到仪器轻微的嗡嗡声。检测人员全神贯注地操作着仪器,眼睛紧紧盯着显示屏上的数据变化。当结果出来的那一刻,他兴奋地喊道:“江队,有重大发现!女尸指甲缝里采集到的dna与吴文博父亲有亲属关系。”
江阳听闻,心中一阵激动,他快步走向会议室,边走边喊道:“召集所有队员开会,我们要重新梳理案件线索。”
会议室内,队员们整齐地坐着,眼神专注地看着江阳。江阳站在白板前,拿起一支笔,有力地在白板上写下“吴文博”三个字。
“根据目前掌握的线索,我们可以判断,抛尸人极有可能就是吴文博。”江阳的声音坚定而自信,眼神中透露出一种猎人即将捕获猎物的光芒,“他虽然在上海工作,但与天中市有着紧密联系,轿车出现在抛尸现场绝非偶然。”
赵建接着说道:“江队,我们是不是应该立刻对吴文博在上海的住所和活动轨迹进行全面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