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清了清嗓子,声音略带颤抖地说:“我当时正坐在这儿乘凉,看到有个人影一闪,就进了张老汉家的院子。那人走路急匆匆的,我也没看太清楚模样,只觉得身形很陌生,不像是咱村里的人。”
与此同时,在村子的另一头,一位妇女站在自家门口,手中还拿着未织完的毛衣。
钱振林走上前去,表明来意后,妇女皱着眉头回忆道:“我在屋里做针线活,偶然往窗外一看,瞧见有个人背着个编织袋,从张老汉家那边过来。那编织袋呀,鼓鼓囊囊的,坠得很低,里面的东西肯定很重。他脚步匆匆的,顺着小路就往农贸市场去了。我当时还纳闷呢,这是谁呀,这么着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走访调查的同志们认真地记录着两位村民提供的线索,心中暗自思索:
这个进入张老汉家的人和背着编织袋去农贸市场的人,会不会是同一个呢?如果是,那编织袋里装的又是什么?会不会与案件有着密切的关联?……
随着线索的逐渐汇集,江阳他们决定将重点放在农贸市场。
警车风驰电掣般驶向农贸市场,一路上,警灯闪烁,仿佛在向罪恶示威。
抵达农贸市场后,这里一片喧嚣热闹。
摊位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顾客们穿梭其中,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江阳分成几个小组,迅速融入人群之中。
他们的目光如鹰隼般敏锐,在人群和摊位间仔细搜寻着那个背着编织袋的可疑身影。
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对每一个背着类似编织袋的人都进行仔细盘查。
有的警察查看编织袋里的物品,有的则询问携带者的身份信息和行踪。
市场里的人们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小声地议论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一个卖菜的大妈提供了一条新线索:“我好像看到有个男人,背着个大袋子,在卖肉的摊位那边跟老板说了什么话。”
江阳他们立刻赶到卖肉的摊位,询问上午是不是有个背着编织袋的人,曾经来跟他说过话。
卖肉的老板一头雾水的表示,今天上午确实有一个男人背着编织袋,编织袋里面都是一些排骨和猪蹄儿,询问他需不需要,如果需要的话,自己可以低价卖给他。
卖肉的老板开始以为这些肉都是不新鲜的、不干净,并不想要。
男人说这是他们家自己弄的,因为自己要出去打工了,一时半会儿也吃不完了,所以决定低价卖了算了。
卖肉的的老板拿过男人手里的排骨和猪蹄,鼻子用力嗅了嗅,发现好像确实没有什么异味。
于是他说出了一个比较低的价格,大概就相当于卖价的一半。
结果那个男人听了之后表示可以,这个价钱自己也愿意卖。
卖肉的老板听到男人这样说,愣了一下,因为他一开始并不打算买男人的东西,只是听见男人说什么价钱都可以,他才随意出了个价。
结果没有想到男人居然同意了,这场面就变得很尴尬了,自己出的价,对方同意了,如果自己再说不要,男人会不会以为自己在消遣他,万一生气了和自己闹起来可怎么办,这不耽误自己做生意么?
毕竟《水浒传》自己可是看了很多遍,其中的“鲁智深拳打镇关西”这个片段,自己可是记忆犹新,而且自己还和镇关西一样,都是屠夫卖肉的。
于是卖肉的老板决定,这些肉自己就买下来算了,如果卖不出去,自己就带回家,和老婆孩子开开荤。
江阳他们询问。老板对那个背着编织袋卖排骨、猪蹄的人,还能不能想起他长什么样子。
卖肉的老板说,自己对那个卖东西的人印象不大深了,不过自己可以告诉江阳他们,那个背着编织袋卖猪蹄排骨的人长什么样子。
钱志林在一旁插嘴道,你都想不起来那个人长什么样子了,还怎么告诉我们他的模样呢?
卖肉的老板举起手,朝着农贸市场一角指了指,那里有个摄像头,应该可以拍到那个人的模样的。
江阳他们抬起头向卖肉的老板指的方向仔细看了看,隐隐约约的才能看到一个摄像头的样子。
……不是,这个摄像头安的如此隐蔽,是为了什么呢?
卖肉的老板看出江阳他们的疑惑,解释说道,之前农贸市场的商户反映,在收摊之后丢过好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