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珊珊起身拿起暖水瓶,暖水瓶的外壳已经有些掉漆,她稳稳地倒了一杯热水,袅袅的热气升腾而起,给这略显清冷的空间增添了一丝暖意。
她轻轻将水杯放在李一鸣面前,目光中满是期待与关切,开口问道:“一鸣哥,去探查的怎么样啊?”
李婶一家老小也都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脊背,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李一鸣。
李一鸣刚从繁华的上海归来,这一趟足足耗费了半个月的时间。在那些日子里,他穿梭在上海的大街小巷,逐一把每个弄堂都转了个遍。
他的脚步丈量着上海的土地,鞋底都被磨得薄了许多,每一步都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探索。如今,谈及上海的发展,他微微扬起下巴,眼中透着几分胸有成竹的光芒,显然是心里多少有了些底。
“上海人都传着这么一句话,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那浦东就和咱们苏州的乡下差不多,发展远没有浦西好!”
李一鸣清了清嗓子,开始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声音里带着一丝新奇与感慨,似乎还沉浸在上海那独特的城市氛围之中。
他的话音刚落,李爷爷就瞪大了那双饱经岁月的眼睛,满是疑惑地问道:“电视里上海高楼林立,灯火通明,怎么还有农村呢?”
老爷子的脸上写满了不解,在他的印象里,电视上展现的上海永远是那么耀眼夺目,跟“农村”二者简直是天壤之别。
吴珊珊静静地坐在一旁,手指下意识地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哒哒”声,好像是她大脑飞速运转的伴奏。
她仔细回忆着在电视新闻上偶然捕捉到的画面,那些一闪而过的镜头——繁华喧嚣的浦西街头、行色匆匆的路人,再结合着上辈子残留的模糊记忆,她知道,李一鸣所言非虚。
当下的上海,浦西已然是一片壮观景象,夜晚华灯初上,尽显都市的繁华与活力;而浦东却仿若被时代遗忘的角落,放眼望去,到处是破旧的房屋、泥泞的小路,在老上海人眼中,确实跟乡下农村毫无二致。
“一鸣哥,那你是什么想法?”吴珊珊微微抬起头,直视着李一鸣,清脆的嗓音打破短暂的沉默,抛出了这个关键的问题。
“我想把家里所有的钱全拿去上海买房子,浦东发展得那么好,国家怎么可能把浦东落下,到时候拆迁也能得一笔钱!简直就是稳赚不赔的!”一提到这个大胆的设想,李一鸣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仿佛有两簇跳跃的火苗在其中燃烧。
李一鸣说完,吴珊珊不禁皱了皱眉,抿紧嘴唇,在心里默默盘算着时间线。
她清楚地记得,当初1992年国务院才批复设立上海市浦东新区,要是坐等浦东彻底发展起来,起码得耗费八九年的漫长时光。
这期间,世事难料,变数实在太多,把家里的全部积蓄一股脑儿投进去,风险无异于在悬崖边跳舞,实在太大了。
再者,当下的政策管制严格,现在的屋子可不能随意买卖。
见吴珊珊陷入沉思,半天不说话,李一鸣故意眨了眨眼睛,带着一丝狡黠问道:“珊珊,你怎么想的?”
吴珊珊迟疑了一下,她抬起头,眼神坚定地开口:“一鸣哥,你开玩笑的吧!房子不能随意买卖!就算换房子也是一件复杂的事情,要向自己房屋所属的房管部门报批,得到《住房使用交换登记证》以后才开始换房了。”
她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掷地有声。
吴珊珊所言句句属实,依据当下的政策法规,李一鸣刚刚兴致勃勃勾勒出的买房致富蓝图,根本就是空中楼阁,毫无实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