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轻的朋友,”社群首席歌唱家用洪亮、庄重肃穆的声音说道——此时屋内一片安静,“且让我给你一个忠告,”对着伯纳德,他摇晃着手指,“在一切还没有变得不可挽回之前,一个忠告。”此时他的声音变得有些阴森森的,“矫正你的行为,我年轻的朋友,矫正你的行为。”他朝伯纳德头上做了一个T字手势,转身离去。“亲爱的列宁娜,跟我一起来。”他换了一个口气叫着列宁娜。
列宁娜顺服了,但是一脸冰冷,并无兴高采烈(她倒是完全不知道首席歌唱家阁下赐予的是何等的荣耀呀),尾随着歌唱家离开。其他宾客表达完对他的敬意,稍等之后,也鱼贯而去。最后一个人砰的关上门。伯纳德现在是孤孤单单一个人了。
被刺伤了,彻底泄气了,他一屁股倒在椅子上,双手捂住了自己的脸,啜泣起来。几分钟之后,他想了又想,拿出了四片索玛。
在楼上,野人在阅读《罗密欧与朱丽叶》。
列宁娜和社群首席歌唱家踏上朗伯斯宫的天台,“快点,我亲爱的朋友,我是说,列宁娜。”歌唱家在电梯口不耐烦地喊着她。而列宁娜,滞留于天台,在看那月亮,一会儿之后,她低下了头,匆忙跑过天台,到了歌唱家身边。
穆斯塔法·蒙德刚刚看完一篇名为《生物学新发现》的文章,他坐了一会,皱着眉头沉思着,然后拿起笔,在标题旁写下如此几句:“作者用数学方法处理目的这个概念,看来新鲜、很有创意,其实却是异端邪说,考虑到维持目前社会秩序,这些说法乃是危险的,具有潜在的颠覆性,不允许公开出版。”他在如下几句话下面划了着重线:“必须把作者监视起来,如有必要,将之关到圣赫勒拿岛[2]的海洋生物学研究站。”
他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他想,真是一个可怜虫。文章倒是写得呱呱叫。可一旦有人试图依据目的来解释事物,就没有人知道会是什么后果了。就是这类想法,极易破坏那些高级族群中驯化尚未彻底的脑袋瓜,使他们放弃对“至善者幸福”的信仰,转而相信“目的”在另外什么地方,远离目前人类生活的世界,而生活的“目的”并非维持幸福,而是对自身意识的加强和改善,以及对知识的拓展。元首以为,这或许很有道理,但在目前形势之下,却是不能容许的。他再次拿起笔,在“不允许公开出版”字样下划了第二道线,比第一道线更粗、更黑。突然他叹了口气,心中想道,“如果不必在乎幸福,那会多么有趣。”
约翰闭着眼睛,面庞因狂喜而发亮,他对着虚空温柔地陈辞:
啊!她停歇于黑夜的双颊
却比火炬更明亮
好似照耀黑人的珠宝耳坠
佩戴时太过美丽
对大地来说又太过珍贵[3]
列宁娜胸脯上,T字型的金拉链扣闪闪发亮。社群首席歌唱家嬉戏一般地抓住它,把玩不休。列宁娜突然说话了,打破了长时间的沉默,“我想,我最好吃上两三克的索玛。”
此时,伯纳德睡得很死,在睡梦中,他因自己身处私密的天堂而微笑。微笑着,微笑着。但是,每过三十秒,他床头的电子钟的分针都要无情地向前跳一格,伴着轻微至极的嘀嗒声。嘀嗒,嘀嗒,嘀嗒,嘀嗒……转眼便是清晨。伯纳德不得不回到充满痛苦的现实中。当他乘坐出租直升机前往驯化中心工作时,情绪极其低落。成功带来的陶醉感已然烟消云散,他不过是旧日那个平凡的人,与过去那几周里他那膨胀如气球一样的自我相比,旧我似乎前所未有的沉重,压过周遭的环境。
听着伯纳德讲述自己的悲惨遭遇,约翰说:“你现在更像是在玛尔普村的模样了。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讨论的时候吗,就在那个小房子的外面?你现在比较像那时的样子。”
“这是因为,我又一次感觉不到快乐了。这就是原因所在。”
“相比较你曾享受的那种自欺欺人的快乐,我宁愿做一个郁闷的人。”
“但我喜欢那种快乐。”伯纳德苦涩地说,“可是你导致了现在的这一切,你拒绝参加晚会,于是他们所有人反过来与我为敌!”但伯纳德知道,自己这么说,既荒谬又不公平。他在内心深处承认,最后还大声认同这野人所讲的道理:那些因一点小小的刺激就掉转身成为迫害你的敌人,选这样的人做朋友毫无意义。
尽管有此领悟,并亲口承认,尽管他这位朋友的支持和同情是他目前仅存的安慰,但伯纳德固执依旧。即使真的喜爱野人,他却仍然暗暗发生出了对野人的恨意,他于是不断修正计划,预备给予野人小小的报复,以泄心头之恨。对社群首席歌唱家充满恨意是没有用的,对首席装瓶师、命运规划局副主管展开报复亦绝无可能。但对于伯纳德来说,野人与别人相比有巨大的优势:他近在咫尺,适合成为一个受害者。朋友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承受(以一种更温和、更具象征性的方式)我们更愿意给予却不能给予敌人的惩罚。
另一个可以成为报复对象的朋友是亥姆霍兹。当伯纳德深感挫败时,他再一次寻求亥姆霍兹的友情——在他飞黄腾达的时候他还以为与亥姆霍兹的友谊毫无保存价值呢。亥姆霍兹接纳了他,连一句责备、批评的话都没有,似乎他已经忘记了两人曾有过争执。伯纳德深深感动,但同时却感到,对方的宽宏大量羞辱了他,而这种慷慨越是非凡对他羞辱越深,因为这种慷慨不是源自索玛的作用,而是源自亥姆霍兹的天性。捐弃前嫌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亥姆霍兹,而不是吃上半克索玛度假的亥姆霍兹。因此,伯纳德既深怀感激(重新拥有朋友是多大的安慰啊),又心生仇恨(因其慷慨而对亥姆霍兹展开报复将会带给他何等的快乐啊)。
在失和之后第一次会面时,伯纳德向亥姆霍兹大吐苦水,寻求到了安慰。但直到几天之后他才知道,他不是唯一一个深陷麻烦的人,亥姆霍兹也与上级产生了冲突,这令他感到震惊、羞愧、刺痛。
“是关于一些歌谣,”亥姆霍兹解释说,“当时我正为三年级学生正常讲授《高级情感管理》课程,这个课程一共有十二讲,其中第七讲是关于歌谣的,准确说,该讲的题目是《道德宣传及广告中的歌谣使用法》。在讲课时,我通常会引用一些技术上的实例。这次上课,我想用一个自己所写的例子,完全发疯了,我知道,但我就是忍不住这样干了。”他笑起来,“我当时很好奇,学生们会是什么反应呢?此外,”他加了一句话,这次严肃多了,“我也想做一些宣传,我希望能使学生们感受下我在写作这首歌谣时的情感。主福特啊!”他又一次笑起来,“最后我得到了多少倒彩啊!校长立马喊我过去,威胁要把我开除。现在我是一个名人咯!”
“你到底写了什么歌谣?”伯纳德问道。
“是关于孤独的。”
伯纳德扬起了眉毛,很是惊讶。
“如果你想,我背给你听。”于是,亥姆霍兹背诵起来:
“昨日开了委员会,权杖飞舞小破鼓。城市午夜很热闹,好比长笛真空叫。闭上嘴唇合上眼,好比机器把工停。到处垃圾一片静,人群偏爱此地住。沉默之人皆高兴,大声小声一起哭。有了声音好说话,不知和谁来言语。苏珊不见艾珏失,但见玉臂和胸脯。双唇火热屁股翘,众中现出一妖娆。要知是谁我来问。怎么这般之荒谬?明是此姝忽不是!不管不顾且忙碌,漫漫黑夜要充斥。交媾也是要紧事,何以看来甚淫逸?”
“我就是这么给他们举了个例子,他们却将我告到校长那里去。”
“我可一点都不惊讶,”伯纳德说,“你这歌谣完全就是跟他们的睡眠教育相违背。难道你忘记了?学生们至少接受过二十五万次的驯化,他们早学会了,一定要反对孤独。”
“我知道啊,可是我就想看看,讲讲孤独会有什么样的反响。”
“那么,现在你看到了。”
亥姆霍兹却只是笑。“但我觉得,”他说,忽然沉默了一会,“似乎我准备写些东西。好像我内心深处感觉到的那股力量——那股多余的、潜在的力量,我已经可以运用。似乎有什么东西正在向我奔来。”
伯纳德想,虽然亥姆霍兹身陷麻烦,但他看起来却极度快乐。
亥姆霍兹和野人立刻相互喜欢起来,他们相处如此友善,使得伯纳德感到一阵嫉妒的刺痛。这么多天来,他从来没能和野人走得这么近,而亥姆霍兹立刻就做到了。看着他们在一起,听着他们的谈话,他发现自己有时深深后悔,要是他从来没有介绍两人认识就好了。他为自己嫉妒别人感到羞愧,于是强迫自己不去想,或者吃点索玛了事。可是他的努力并不怎么成功,而且在索玛假日之间,难免会有一些间隔。于是,那种可憎的情绪不时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