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目击元能飞行器的案例持续增加并持续霸榜各国的网络头条,很快就有人意识到了不对,这些飞行器好像使用的并非化石能源,有人测算它的飞行里程和飞行时间得出了它可能拥有达到了7马赫的高速。
也有人测算它的飞行时间,结合它的大小长度和可能装填的化石能源极限,得出了它可能颠覆了现有动力学原理的可怕假设。
也有人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了3024元能飞行器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可怕设想。
更有人通过分析元能飞行器底部喷射而出的尾焰,得出了它可能使用全新能源体系的可怕假说。
至于真假如何还得等权威发言方可定性。
2029年5月八日早八时许,在五一长假刚刚结束这天,军方发言人再次权威发布:
3024元能飞行器进入战备状态。
这句话石破惊天,所有人都没想到它竟然不是一次性的,他们曾设想过3024元能飞行器可能使用了某种尖端的科技技术,可以达到突破认知的极限续航,但进入了战备状态,它的续航时间将不可想象。
紧接着3024元能飞行器在军方官网上被偷偷改名3024元能导弹,这显然是打算摊牌不装了。
一连半月网络上充斥着对3024元能导弹的各种分析,有人从它的名字入手,逐字分析3024元能的意义。
也有人侧重于它所使用的推进方式和能源体系,誓要证明能量守恒定律已被盛国的科研人员打破。
这就是一次思维和学术的碰撞,整个网络世界陷入了长时间的狂欢,消息漫天飞真假难辨。
但,某一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匿名人士输出了他的观点:3024的意义,3024元能导弹中的24,可对天,对地,对海,对潜,对空,拥有24种攻击模式,24小时战备值班。前面的30为设计寿命30年以及续航30万公里。
这样的观点得到了游所为默默的点赞。
就在这样的舆论掩护之下,龙江海域1万八千米的深海,一枚武器默默炸响。
深海中的冲击波蔓延开来,如同在平静的水面上投下了一枚巨大的石块,巨大的涟漪急速扩散很快便形成了数米高的海浪。
紧接着巨大的声响传播开来,在爆心位置突兀间便升起了一股几百米高的水柱,那道水柱拥有不规则的锯齿状轮廓,远远望去就如同音乐软件中展现的音符轨迹。
当水柱砸向水面又生成了几十米高的滔天巨浪,整片海洋仿佛都在摇晃,龙江五号近九万吨的庞大体量也在几十米高的巨浪中剧烈摇晃,而那些体量娇小的拖曳船更是一次次沉入水下又一次次浮起,一次又一次直至海面平静。
但现在,所有人都不能离开龙江五号,尤其是拖曳船上的船员,他们不能这么快就回到拖曳船上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几百米高的水柱砸向海面,也将富有放射性物质的水雾铺满了所有的舰船,必须得等到水雾挥发,附近的放射性元素被海面稀释才可以继续作业。
深海栋梁进行过测算,至少得等一个月,这一个月可就考验外围舰队的应变能力了。
引爆了这枚武器世界各国必然高度关切,各种军事试探必然少不了。
……
坐镇09号航母的首长非常清楚如何能最大限度的掩护深海,并有效震慑宵小。
“全体都有,进入战争状态,舰队前出一千海里,反潜巡逻机全部起飞……”
他的宗旨就是敢于亮剑,武器既然已经引爆,对方会如何解读就不重要了,面对挑衅,唯有敢于亮剑以战止战,行霹雳手段方显菩萨心肠。
他也说到做到,在他的决心震慑之下,倭国的军舰保持安全距离抵近侦查,丝毫不知道盛国舰队已经前出了一千海里,安全距离已经不在安全,它毫无准备便遭受到了饱和式的火力打击,面对强大的电磁压制,一艘9000多吨的战舰一枪未发便连同三百多位舰员沉入海底。
首长双眸通红第一次如此亢奋。
“雪耻的机会终于到了!一、三、五舰队向东北方向移动,如果他们敢扩大事态,或有任何军事行动,我要求二十分钟之内,打残,打疼打废它,为我后期带队登陆做准备。我要撅了徐福的坟,把他提出来鞭尸。”
“是。”
“报,前方二千五百公里处发现屙国舰队。”
这样的汇报让09号上的首长更加兴奋,他刚要下令迎上去,身边的红色电话便不合时宜的响了起来。
他知道同步得到战报消息的不可能只会是他。
电话那头的声音平静却也坚决:“老二,首长要求拖住他们,现在不是摊牌的时候。你们的任务是掩护深海。别忘了我们在国际社会上的定位,要示强以弱锋而内敛。元能导弹虽然足以摧毁他们,但没必要,他们也是地球上财产和力量,至少绝大多数还是我们的同胞。”
“是!”
虽不情愿但也无可奈何,大国博弈岂可争一朝一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舰队收缩,派出潜艇抵近侦查试探。”
一场史无前例的军事对峙在龙江海域以东四千海里的海域上上演,这是一场实力的比拼,也是一场勇气的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