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听闻有官军前来镇压,他望着那些追随自己起义的兄弟们,心中五味杂陈。
军师种光道神色凝重地进言:“首领,官军来势汹汹,其兵力之雄厚、装备之精良,皆非我军所能抗衡。若与之硬拼,无异于以卵击石,我军必遭惨败。当下唯有另寻他法,方有可能保全实力,谋求生机。”
王二听后,眉头紧皱,忧虑地说道:“军师所言甚是,只是这出路究竟在何方?”
此时,副头领杨凯之却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怒目圆睁,大声喊道:“怕什么!大不了和他们拼了!我等起义,本就不惧生死,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
王二无奈地摇头叹道:“凯之,莫要冲动。我们起义,是为了寻求一线生机,是为了让兄弟们活下去,而不是盲目地去送死。”
种光道微微低头,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后,他抬起头来,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缓缓说道:“首领,听闻陕北府谷有一支王嘉胤领导的起义军,其规模颇为可观。
我已暗中派人前去打探,得知王嘉胤素有侠义之心,且其亦深知联合之力量。若我军能与他们汇合,将彼此之力量合二为一,或许便有了与官军周旋抗衡之资本。”
王二听了,眼睛顿时一亮,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但随即,他的眼神中又流露出一丝疑虑:“但愿如此,只是这消息终究只是听闻,尚未可知真假。若贸然前往,万一有诈,我等岂不是自投罗网?”
杨凯之听了种光道的话后,情绪也逐渐冷静了下来,他沉思片刻后说道:“若能联合,的确总好过坐以待毙。只是这其中风险,不得不防。”
种光道点了点头,说道:“我深知此事关系重大,故而在派人打探消息时,极为谨慎。所派之人皆为我军中信得过的兄弟,且他们带回的消息,亦有诸多细节可证其真实性。
从目前之局势来看,我军若想独自应对官军围剿,几乎毫无胜算。唯有联合其他起义军,才有可能在这乱世之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王二听了种光道的分析,心中渐渐有了主意。他深知这是一场冒险,但在这生死存亡之际,又不得不冒险一试。
他缓缓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说道:“军师所言有理,如今我军已陷入绝境,唯有北上与王嘉胤汇合,才有可能寻得一线生机。
只是,这一路上必定充满了艰难险阻,官军定会在各处设卡拦截。我们需得制定一个周全之计划,确保我军能够安全抵达府谷。”
于是,王二率领着4000多起义军踏上了北上之路。他们深知官军在四处搜捕他们,所以一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为了躲避官军的追击,他们选择在夜间行军,白天则隐藏在深山密林之中。行军途中,他们尽量避开大路,专挑偏僻的小路前行。
士兵们个个疲惫不堪,但心中却怀揣着对未来的希望。
在穿越一片山区时,他们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山路变得泥泞不堪,行走极为困难,许多士兵不慎滑倒受伤。
但他们没有丝毫抱怨,相互搀扶着,继续艰难前行。王二看着这些坚强的兄弟们,心中既感动又愧疚。
他深知是自己带领他们走上了这条起义之路,如今却让他们面临如此困境。
而在府谷的王嘉胤,得知王二前来汇合的消息后,心中大喜。
他立即召集麾下将领,说道:“王二兄弟在宜君等地,如今前来与我等汇合,此乃天赐良机。我等当以礼相待,携手共抗朝廷。
王二兄弟之起义军,不但兵力强于我军,而且他们作战经验丰富,且其反抗朝廷之决心坚定。
若我两军能合二为一,必能在这陕北之地,掀起一场更大的波澜,让朝廷不敢小觑我等起义军之力量。”众将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