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义军士兵们开始“入奇瑜营,遍贿左右”。他们用金银财物贿赂明军的各级将领和士兵,从普通的小兵,到军营中的重要幕僚,无一不被他们的财物所打动。
这些明军士兵,在金钱的诱惑下,纷纷改变了态度。他们开始极力主张招抚起义军,在陈奇瑜面前,为起义军说好话。
陈奇瑜,这位五省军务总督,此时正坐在营帐中,思考着下一步的作战计划。当他听到部下们纷纷主张招抚起义军时,心中不禁一动。
他原本就对自己的军事才能颇为自负,认为起义军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选择投降的,这无疑是自己的功劳。
他觉得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大功告成,这场围剿起义军的战争,即将以自己的胜利而告终。
陈奇瑜没有过多地考虑起义军投降的真实性,便决定招抚。
他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既能减少官军的伤亡,又能为自己赢得朝廷的嘉奖。于是,他迅速向朝廷报告了这一情况,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招抚计划。
此时的朝廷,兵部尚书张凤翼正为农民起义的事情头疼不已。他接到陈奇瑜的报告后,经过一番思考,决定支持陈奇瑜的招抚计划。
张凤翼认为,招抚起义军可以暂时缓解朝廷的军事压力,避免大规模的战争消耗。而且,如果招抚成功,还可以将起义军收编为朝廷的力量,为己所用。
得到了兵部尚书张凤翼的支持后,陈奇瑜更加坚定了招抚的决心。他开始与起义军进行谈判,商讨招抚的具体事宜。
起义军首领们,在谈判中表现得极为诚恳,他们表示愿意接受朝廷的招抚,放下武器,听从朝廷的安排。
陈奇瑜被起义军的“诚意”所打动,他没有察觉到起义军的伪降意图。他按照招抚的流程,开始安排起义军的遣返事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下令让起义军分批走出汉中栈道,前往指定的地点接受安置。起义军则按照陈奇瑜的要求,开始有序地行动起来。
然而,起义军并没有真正打算投降。他们在暗中做好了突围的准备。
当第一批起义军走出汉中栈道后,他们并没有前往指定的安置地点,而是突然发动袭击,冲破了明军的防线。
原来,起义军在与陈奇瑜谈判的同时,就已经秘密地组织了一支精锐部队,隐藏在队伍中。他们等待着时机,一旦找到突破口,就会发动攻击。
陈奇瑜得知起义军突围的消息后,大惊失色。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被起义军给骗了。
他急忙下令明军追击,但此时的明军,由于之前接受了起义军的贿赂,军心涣散,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追击。
起义军则趁机扩大战果,一路势如破竹,成功摆脱了明军的包围。
这场汉中栈道的伪降事件,成为了明末农民起义史上的一个经典战例。它不仅展现了起义军在绝境中的智慧和勇气,也暴露了明朝官军的腐败和无能。
陈奇瑜因为这次事件,受到了朝廷的严厉斥责,他的仕途也因此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而起义军则在这次事件后,得以保存实力,继续与明朝政府展开斗争。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起义军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吸取了这次的经验教训,更加注重军事战略和战术的运用。
李自成、张献忠等首领,也在不断地成长和成熟,成为了明朝政府的心腹大患。
这场农民起义与明朝政府之间的战争,还将继续下去,而汉中栈道的这场生死博弈,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小的插曲,却对整个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喜欢明末风云:乱世殇歌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明末风云:乱世殇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