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子说:“你心眼子不如我多,你就长个吃心眼,还是我去吧。再说二哥也在,看他骑马的架势,就知道他会一直守着大后面,你放心。”
一看六子就是二柱子亲人。
柱子立马大方地将随身绑的干粮袋子给了六子,“你没事儿就吃。”
反正干粮是白得的,全是那些大伙吃了拉肚子不敢再食用的大饼子。
这些干粮算是加餐了,要不然随着官方队伍吃饭,一顿才给发俩馒头,一天发一碗照人影的水,根本吃不饱。
搞得他们好苦啊,比自家前两次去边境卖酒受苦遭罪的多。
要说,他们自己人有提前准备不少吃食的,可村里外婆他们给准备的大煎饼,德哥说了,暂时能不动就不动。
那些从家里带来的大煎饼,眼下就在运酒队伍小子们身上绑着。
……
运送物资的队伍,犹如蜿蜒的小溪走在无人的路上。
有拉肚子严重的脚夫,眼瞅着没力气再前行了。
上面下令,没力气的就让身边有力气的脚夫用绳子捆着带着走。
数不清的人,脚上的鞋全部湿透,两脚冻的发木,走的发胀。
可他们却顾不上自己的双脚和蓑衣都挡不住的淋漓雨水,只两眼盯着自己负责的货物别被雨淋了。
大伙都冻的不轻,棉袄棉鞋被雨水淋后稍稍冻的发硬。
这个时节下雨,感觉比大冬天下雪还遭罪。
在最前方骑马的朱兴德,心里却热的不行。
他是急的啊。
虽然之前在驿站确实耽搁了小半天,但是真怕放屁赶裆,就这几个时辰的时差,正好全部抵达山道,正好大伙过盘山路。
那可完犊子了,就不是死百十多人了,会比梦里还惨,是全部掉下山涧。
所以朱兴德在最前方频繁出手。
仗着他是新提拔的,很明显张大人和李知县都很看重他。
朱兴德一会儿提出:“前方是桥,队伍停下,建议去几个人先查看桥结不结实。”
一会儿又提出,“不行了,看见没?前方都下白了,啥都看不清,一片云彩一片天,咱们过去,货会被浇透。建议原地停下。把那块云彩等过去。”
还有,过一个时辰,朱兴德又提要求了:“前面要经过那片树林子,又下雨根本看不清状况,保守起见,建议先派人去看看前面有没有埋伏。”
另几位开路官员:“……为啥呀?”
这人咋事儿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