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这就是血脉相承,心有灵犀?
“我乖孙真乖,是不是想外婆了?”杨甘露从怀里掏出一个金锁,挂在栖乐胸前,“这是长命锁,给我乖孙辟邪!”
又拿出一对金镯子套到栖乐手脖子上。
金锁个头不小,金镯子虽然不大,但是挺粗实,一看就知道花了不少钱,黎秋月无语,给她钱她不舍得花,对外孙女倒是挺大方。
“娘,这些栖乐都有,你花这钱干嘛?”
杨甘露笑呵呵,“多了好,多了我乖孙福运多!”
将人带进院子里,杨甘露看见满院子妇人在剥花生,一下子愣住,“这是……”
黎秋月解释,“这些都是来帮家里剥花生的,对了娘,咱家花生是不是也到时间该收了?”
河东村的花生和棉花比河西村的种的要晚一些,算时间这会儿花生应该成熟了。
“没错,昨天就开始找人收花生了,只是我跟你爹还有你爷奶都没见过这东西,不知道该咋弄,就过来问问你!”
黎秋月还没说话,村里妇人看见杨甘露,认出是黎秋月的娘,都很客气的打招呼。
“哟,这不是黎氏娘,来来来,快坐!”
面对众人的热情,杨甘露大方的回应,“各位大妹子婶子都是来帮我闺女干活的,辛苦你们了,多亏了你们对我闺女的帮衬,有你们在,我闺女在这边我也放心!”
众人见杨甘露性格好相处,便开始跟她聊了起来。
“我跟你说栖乐外婆,你这闺女真有本事,开了玻璃窑炉,给村里汉子提供赚钱门路,这又开了榨油坊,招了不少女工,俺们现在每天来剥花生也能赚些铜板,没有她啊,咱连赚钱的门道都没有!”
“没错,你闺女现在可是咱村的大红人,更是我们这些人的恩人!”
“要感谢也是我们感谢你生了这么能干的闺女!”
面对这些人不停的夸黎秋月,杨甘露心里愈发骄傲,她生的闺女如此有本事,受河西村人的尊重,她怎能不开心。
黎衣和黎马站在旁边,越听眼睛睁的越大。
上次黎秋月将他们送到河东村以后就离开了。
主家一家虽然看起来不太有钱,可是没人把他们当奴才对待,每日吃喝比不上大户人家,起码能吃饱。
所以他们心存感激,每天没活可干也尽量找活。
只要能吃饱饭,他们就很满足。
本以为他们只是普通农家人,可是刚刚听这些妇人说主家闺女又是开窑炉又是开工坊。
招了几十个工人,上午还有六辆城里的马车来买什么他们没听过的玻璃器,赚了上万两。
他们简直不敢相信,上万两在县城都能买好几座宅邸,为何他们还屈居在乡下种地,不去城里过好日子?
他们环视一圈小院子,还没有主家的院子大,房间也没那边的多,这院子里也没个下人。
他们不停的打量黎秋月,很好奇这样年轻的姑娘为啥这般有本事?
看着也就十八九岁,却能带着全村赚钱。
此时她面对这么多人的夸赞也波澜不惊,一点也不傲娇,只是默默等着主家跟这些妇人说完话。
能有如此沉稳的性格,一看就是做大事的人。
黎衣和黎马暗暗下定决心,这辈子一定要好好跟着主家,主家改头换面是迟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