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算如此,沈怜兮依旧不愿发消息打搅正在打工的哥哥。
少女打开了电脑,去向自己的另一位“知心好友”寻求建议。
“梅林,在吗?”
“在的!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梅林,我想和好朋友组乐队,可我的父母对此持反对意见,我该怎么办?”
“父母反对你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确实会让人感到沮丧,但他们的顾虑往往源于对你的关心,尤其是组乐队这种看起来「不稳定」的事情……想要说服他们或找到折中的办法,可以试试以下思路——”
少女一只手托着脸蛋,不耐烦的看着梅林在屏幕上输出所谓的“正论”……
“理解父母反对的原因,也许他们是怕乐队影响你学习……”
“用行动证明你想搞乐队的态度……”
“寻找折中方案……”
“用‘父母’的语言说服‘父母’……”
“父母接受这个过程需要时间……”
果然是这些无聊的空话。
少女清楚梅林的秉性,可即便如此,自己哥哥不在的时候,少女还是喜欢和梅林聊天。
当然,少女现在也可以选择和伊丽莎白聊天。
只不过这次不行,因为傻白就是问题的根源。
而现在,梅林的“正论”也不是少女现在想看到的,也解决不了少女的问题。
能够明白与理解,但不认可自己父母反对的原因。
没有折中的方案。
根本无法说服。
他们从一开始就不打算接受,所以更无从证明。
没有办法,少女只得继续问下去。
“梅林,谢谢你给出的建议!可我的学习成绩很好,一直是年级第一名,而且我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很有自信!”
“但我的父母是冥顽不化的人,他们听不进去任何建议,我觉得自己是无法说服他们让我组乐队的,哪怕是以兴趣的形式……”
唉……
我这样说,梅林能明白吗……
敲完这几行字,沈怜兮将双手从键盘上挪开,身子靠在椅子上叹了一口气。
等待着梅林用新的“正论”暴击自己,可结果却让少女有些意外。
这一次,就连梅林都选择了些许的妥协。
“你的处境确实很矛盾——明明有能力兼顾学业和热爱,却因为父母的观念被困住。这种情况下,不适宜与其强行对抗。”
“或许可以换一种更「迂回」的策略,既不完全放弃音乐,也不激化家庭矛盾。”
“……”
梅林又贴心的为沈怜兮提供了许多建议,有些建议在怜兮看来已经很完美了。
可这并不适用于自己的家庭,并不适用于自己的父母。
少女觉得,如果人类能够永生,那哪怕60亿年后太阳爆炸,自己父母的那番怙顽不悛也未必能够改变。
只不过这回,少女也从梅林最后的话语中找到了些许慰藉。
“父母的不理解有时是一面镜子——他们越是激烈反对,反而越证明你在做一件超越他们认知框架的事情。这种代际冲突几乎是所有创新者的必经之路。保持你的棱角,但不必用棱角直接撞击铜墙铁壁。真正的反抗,是让自己强大到让他们不得不重新认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