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姬姑娘混迹风月场所许久,”杨拓一脸不屑:“难道还不会逢场作戏吗?”
“如姬失态,陛下恕罪。”如姬起身,匆匆从杨拓的御用战车之上走下,颇有些落荒而逃的意味。
“到底是个女人,”杨拓将杯中的酒一饮而下,看向仍旧候在一旁的通讯兵:“传令下去,活捉李宸若。”
来了李宸若又如何,只要自己抓到李宸若,李歆若不一样得乖乖就范,为帝者,留有软肋就是自寻死路。
商周城内南唐军营
“主上。”秋水匆匆走进帅帐,身后却跟着许久不见的落日。
“情况如何?”李宸若才刚刚下马,一走进军营,便急切的询问军情。
“妇孺一百二十八人被缚在碧桃坡上,”落日上前回复:“全部解救可能性不大。”
“碧桃坡。”李宸若转而走近帐内悬挂着的一幅地图,三年前自己也曾在此作战,却对碧桃坡的印象不是很深。
“在这里。”秋水上前,指着商周城西北方面的一片桃林道:“这里原有上百棵桃树,现今多数已被敌军砍去,所以一旦我军进入,便会被敌军发觉。”
“敌军遣派何人出征?”李宸若眸光清冷如水,冷寂如刀。
“东越新人国主、原东越太子杨拓,”落日回禀:“西晋国则是西晋四皇子陈竣一及西晋永夜城主。”
李宸若闻言,剑眉微蹙,眼眸也变得深沉起来,挥手示意二人离开。
“还有一事,”落日本没料到李宸若会前来主持大局,稍稍犹豫道:“敌军今日叫阵,若琅琊阁主十日之内无法现身商周,就会将城外的一百二十八名妇孺燃为灰烬。”
“可恶,”秋水闻言,怒气横生,却见李宸若镇定自若,淡然开口:“敌军屯兵西北,定然已经在歆若返回南唐的道路之上设下伏兵,只怕歆若还未抵达南唐,就已经中了埋伏。
”
“回,生死难料,”落日满脸痛楚:“不回,就失信于民……”
李宸若剑眉微扬,呼之欲出,看向帐外的茫茫苍穹,心中思绪万千。
琅琊阁本就恶名昭彰,如这些所谓的琅琊阁中人再因歆若而死,不仅坐实了琅琊阁的罪名,也会让李歆若的君威彻底扫地,这东越国主当真不容小觑,才一出手,就将歆若陷入两难之地。
“落日,琅琊阁为何会如此轻易沦陷?”沉寂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李宸若缓缓开口。
琅琊阁名震天下,期间各国多次下令围剿,也未将其拿下,可这次,为何这次就这般容易?
“此次琅琊阁被攻陷,主要原因在于多数杀手已经离开琅琊阁,”落日知道李歆若与李宸若的感情,也没拿李宸若当外人:“自西晋返朝之后,陛下曾经下令,解散琅琊阁……”
“所以琅琊阁内戒备松散之时,恰好敌军前来围剿,将琅琊阁一举攻下,”李宸若面色淡然如水,眼角眉梢透着从容:“敌军又恰好得知歆若去了北齐,索性直接发难,欲至歆若于死地。”
“恰好?”落日与秋水同时出声,这连续的两个恰好,似乎太过巧合。
“有内奸。”李宸若不紧不慢的吐出三个字,却让秋水与落日为之惊叹。
即使如今李宸若不是一国天子,亦没了超群决然的武功,但在如此混乱的局势之下,心思却如此清晰缜密,让人不得不服。
“落日,你从琅琊阁内着手查起,”李宸若双眸冷澈,出声下令:“并立即传信给尹丞相,在朝廷之中暗查。”
“是。”落日出声领命,正欲离去,李宸若薄唇轻启:“一定要在十日之内查出内奸。”
“这……”落日稍稍迟疑,十日未免有些急促,转念一想,十日后便是敌军给的最后期限,随即领命离去。
落日离开之后,李宸若径自在案几前坐下,提起御制狼毫,行云流水一蹴而就:
风云突变,望君迟归。
“将这封信送去北齐,亲手交给欧阳公子。”李宸若扬眉吩咐候在一旁的秋水:“通知南邦将军来此。”
“属下领命。”秋水躬身退去,片刻之后南邦进了帅帐。
“南将军,”李宸若看向有些疲惫的南邦,缓缓开口:“封锁所有消息,延缓歆若返朝的时间。
“是。”延缓南帝回朝时间,南邦虽有迟疑,却不曾怀疑。
云骑既为李歆若的嫡亲之师,自然也明白李宸若的话,可以全然代表李歆若。
何况,昔日倾城太子南征北战,建功无数,自己也好生佩服,若不是因了皇族血脉,现今他定是一方明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