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就会想方设法地宣扬自己的名声,才华等等。还有些人会走贵人的门路,还有人用钱来买官。对于很多寒门士子来说,一样比较难。
晏鸿钧想要彻底掌控胶东郡并不容易。
“先把你管辖的地方发展起来。你这里比较偏僻,不会轻易惊动任何人。但是好地方是藏不住的,周围县城的百姓,定然会前来。”
孟芊芊气质沉稳大气,有种岿然不动之感。纤纤玉指指着地图:“然后,慢慢地吃下这个地方。重农是为了囤积粮食,但也要守得住。练兵的人才,自会有人找上门来。”
晏鸿钧微怔,并不意外。
他此时已然心潮澎湃。
“请娘子放心,鸿钧定不负所托。”
孟芊芊在胶东郡住了七天,再次出发。
大庆十八年,夏。
北方蝗灾,所到之地,寸草不生,人和动物只剩白骨。
灾民一路南下,前往汴京。
庆炀帝不顾百姓死活,强行征兵,加三成税收,第一次攻打高句丽。
乌桓人打头阵。
冲锋陷阵,死伤众多。
然,半年后,依然没有拿下高句丽。
庆炀帝回汴京。
贫民百姓食不果腹,易子而食,遍地都是尸体,瘟疫频发。
各地起义,反抗朝廷。
庆炀帝都不派兵镇压,而是再次征兵,带百万大军,二攻高句丽。
瘟疫在军中爆发。
庆炀帝誓要拿下高句丽,百万雄兵,震慑了高句丽,仗虽然没打起来,但耗时一年,高句丽才俯首称臣。隋炀帝心中满意,自认已经打下了高句丽。
此时,乌桓士兵死伤众多,瘟疫在族中蔓延。
乌桓首领垂老,大将军向庆炀帝称臣,当了庆炀帝手里的一条好狗。乌桓大王子暗中和顾玄知联系上,向顾玄知投诚。
顾玄知此时已经征服了东北部整个草原,定都天元城。
高句丽也是他的心腹大患。
奈何庆炀帝并未拿下高句丽,横在他们和大庆之间的乌桓人,是一道有效的屏障。
顾玄知见到了乌桓大王子,凤眸淡淡地望向眼前人:“乌桓人可自愿并入天元,对吾俯首称臣?”
乌桓大王子知道顾玄知胃口很大,却没想到他的胃口竟然如此之大。
顾玄知并不急,等着乌桓大王子做决定。
“主公。”贾易拧眉,沉声道,“何不直接灭了乌桓?”
他们如今的兵力可是一头雄狮。
跟大庆打或许实力还不够,但攻打一个小小的乌桓却不在话下。
顾玄知品着茶,云淡风轻道:“明明可以不费一兵一卒,为何要大动干戈?”
几日后,乌桓大王子终于做出决定。
顾玄知派人进入乌桓,正式接管乌桓,同时专业的医疗队也进入乌桓,解决瘟疫。
乌桓人本身很排外,但那些将士和医疗队的人,大多是鲜卑人,并不是大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