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山河之志,铁骑绕龙城,大将之才,功不自持,民族之脊!”
霍去病在心里喝了声彩,目光注视着兵府内简片衍化的兵壁上,卫青的定语。
铁骑绕龙城,功不自持,民族之脊。
这短短的几个字,高度概括了卫青的功勋和他的人品。
正因为卫青带兵破匈奴龙城,汉人对匈奴才开始全面转守为攻。
但纵然立下如此大功,为一个民族立志,卫青却未自持其功,多年来一直谦和不争,故而能让皇帝降阶以迎,汉史唯他一人。
卫青的功勋,用民族之脊来形容,再贴切不过。
包括卫青自己,看见兵府简上,给出民族之脊的评定,亦是不禁动容。
刘彻龙目聚威,同样觉得兵府给出的评定很好。
皇后卫子夫感触最深,心下忍不住悸动。
卫氏起于微末,外人多以为是她受皇帝宠信,卫青才有了领兵的机会,展示才华。
其实正相反,因为皇帝发现了卫青的兵才,才让她卫子夫更受宠。
皇帝在发现卫青后,大喜过望,甚至调整了对匈奴的策略,压上的是整个大汉的国运。
刘彻的气魄,卫青的兵才,方有了今日强汉的根基和连败匈奴的战绩。
现在,则还要加上两战便击溃匈奴王庭,天之骄子霍去病。
君臣三人的相逢,是上天对大汉最好的恩宠。
眼下的汉,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拐点。
……
不论是霍去病还是之前的董仲舒,最多只能因势利导,而做不到直接干预兵府内的兵家排位。
所以卫青和霍去病在兵府内的位次,在十余名上下的时候,便双双停滞,并未继续前行。
甥舅二人,对具体排位,并不是特别在意。
两人皆为当世将领,还有比之前更辉煌的战役要打,眼前也不会是他们的最终评定。
且慢慢来。
他们不着急,但其他人却眼热无比,盯着代表两人,宛若山峦般位移的巨大简片,所有人的艳羡之情都难以抑制。
李广眼神炯炯,盯着那兵府上的排位,已经有好一会不言不动。
程不识素来沉稳,但同样两眼放光的盯着那兵府内的变化。
各家氏族之人,亦是眼神火热。
不论是皇帝,还是大臣,武将,氏族高门,当名和利、一切物质都变得丰足,便会开始追逐长生永治,或青史留名。
这一刻,有几人能平淡视之。
连皇帝刘彻注视那兵府排位,也有稍许艳羡。
名将功垂千古!
心酸的只有董夫子。
兵府简自行运转,内部有兵家烙印,映合天地气机,无法作假是没错。
但毕竟是他祭炼推动了兵府简的诞生。
对这座兵府,他有着不为人知的一些手段,能在一定程度上推波助澜。
董仲舒本打算因势利导,用些手段,让霍去病和卫青两人在兵府内暂时没有排序,削弱他们的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