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峰笑着说道:“我给大伙打个简单的比喻,几千年前,农村一亩地能打多少粮草,一百年前,一亩地又能打多少粮食?”
“每隔一段时间,地里粮产量就会增加一部分,产量是天上掉下来的吗?”
“不是,是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研究,进行的各种改良。”
“种粮食是这样,养猪,养其他家禽,也需要不断地改良,不断地进行创新。”
当即,陈海峰用大家能够听懂的大白话,解释为什么答应,每年向研究所投入五万块研究经费。
很简单,借农学院研究所这只鸡,给青山大队下蛋。
一百六十头进口白猪,每家每户已经养了快两个月。
进口白猪长势是好还是坏,大伙的眼睛是雪亮的。
是不是如同描述的一样,长得比黑猪更好。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他。
不约而同的点点头。
饲养进口小白猪仅仅两个月,这些猪起码长了几十斤。
比起当地黑猪,根本不是一个品种。
换成国内黑猪,两个月的时间根本看不出来,到底有什么长肉。
陈海峰继续说道:“咱们东北不同于南方,每到秋冬季节,温度有时会达到零下三十多度。”
“这种情况下,咱们饲养的进口白猪能否正常生产,有没有抗严寒能力,这些都需要研究,都需要进行改良。”
“除此之外,白猪频繁生病,必然会影响它的体重,正常的出栏时间,生病次数和病情严重程度,能否在正常的时间里出栏,都会直接影响大家的直接收入,增加饲养成本。”
科学方面的事情,涉及了大量的专业术语和专业内容。
陈海峰跟大家说上三天三夜,众人也未必能听明白。
有鉴于此。
陈海峰用了最简单,最直白的方式进行说服。
厂里向研究所投入资金补贴,其实在补贴大队的队员。
猪和人一样,也要吃五谷杂粮。
吃五谷杂粮,必然会有大病小灾。
研究所专家们进行的研究,可以让猪少生病,更快的成长起来,拥有抵抗严寒,抵抗高温的能力。
通过对猪仔改良,增强猪的体质。
当然。
投给研究所的五万经费,不仅仅是用来研究白猪,还将用来研究其他的家畜和家禽。
养猪只是开始。
鸡鸭鹅这些家禽,青山大队也要养。
陈海峰已经和王教授订下协议,等到现阶段工作告一段落,对方会以省农学院的名义,帮助青山大队购买新的家畜。
同时,抽调农业专家,帮助大家提高地里粮食产量。
增强抗旱抗虫等方面的能力。
“同志们,你们自己说说,咱们青山大队要过好日子,只靠养猪够吗?”
“自从我当上生产队队长,不止一次向大家保证过程,城里有的,青山大队也要有,城里没有,我们更要提前用。”
“没有这些专家们的帮忙,大家知道怎么给家畜看病?知道养猪场的粪便,怎么处理吗?”
“沼气池的建议是谁提出来的?又是谁帮助大伙,解决各种养殖技术上的问题?”
王老栓看了看其他人。
小队长们已经没有了刚才的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