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贞观大闲人李素和东阳公主 > 第592部分(第1页)

第592部分(第1页)

李素骑在马上正好奇地打量他们,为首一名僧人打扮的年轻人,穿着麻衣僧服,面容黝黑,身材矮小,按后世的度量大约只有一米五左右,后面的十几个人则穿着寻常的大唐百姓的衣裳,一群人破破烂烂的,活像一群叫花子。

为首的僧人见李素气度不凡,身边又有许多部曲护卫着他,顿知此人身份高贵,于是急忙合什行礼。

“大和国僧人道昭,拜见这位贵人。”

李素睁大了眼睛,茫然道:“大和国?”

左右环视一圈,李素喃喃道:“大和是哪个国……”

话没说完,李素猛然想起来,睁大了眼睛失声道:“倭国人?”

道昭皱了皱眉,道:“‘倭’者,中原三国时谓之‘亲魏友人’也,当时的魏帝曹睿钦封我大和国君主为‘卑弥呼’,即‘亲魏倭王’之意,而这个‘倭’字,便是将‘魏’舍去了鬼字边,加以人旁,意喻‘友人’,在当时来说,‘倭’字其实是褒扬的意思,我大和国也向来以此字为国名,并深以为荣,可是自晋以后,‘倭’字渐渐被中原学者冠以‘矮小,猥琐’之意,实为侮辱也,故而我们将国名改为‘大和’,所以,这位贵人,我并非倭国人,而是大和国人。”

李素仍呆呆的看着他,口中喃喃道:“我居然手贱救了一群倭国人,这群人不但不知感恩,反而一见面就把我教训了一顿……”

喃喃过后,李素忽然扬声道:“来人,把这群家伙绑起来,扔进旁边的树林里喂狼!”

第九百三十章 倭僧道昭

在军队里待久了,难免染上一些恶习,比如坏脾气。

以前在长安时,李素的性格一直都是温文尔雅如谦谦君子,说话行事礼数周到,除了偶尔嘴贱,实在没有别的缺点了。

可是眼前遇到这群倭国人,李素实在无法保持冷静,无端端的生出杀机。

没办法,前世的记忆带给他的影响太深了,李素是从前世过来的人,他知道如今这个看似谦卑有礼的国家,在一千多年后撕掉伪装露出的真实面目究竟有多可怕。

这种记忆是从小便深深刻入了骨子里的,不可能改变,所以李素知道面前这群人是倭国人后,下意识便做出了反应,反应很简单粗暴,“扔进树林里喂狼”。

旁边的部曲们也没想到李素的反应居然如此激烈,闻言纷纷呆愣地看着他。

方老五倒是反应很快,短暂的失神过后,立马从马鞍旁的褡裢里取出了绳子,走向这位名叫道昭的僧人。

其余的部曲这时也回过了神,不管公爷是怎么想的,既然下了命令,照做便是。

当一群部曲拿着绳子不怀好意地围上来时,僧人道昭的脸色变了,神情很愤怒。

“慢着!这位贵人,敢问我哪里得罪您了?看您和贵军的铠甲,应该是唐国人,唐国是我最向往最崇敬的国度,为何不讲道理,见面就要绑我?”

李素骑在马上,懒洋洋地道:“因为我怀疑你们是奸细,是百济国安插到我大唐王师里的奸细……”

道昭怒道:“我们若是奸细,会被百济国的人追杀么?”

李素叹道:“都是套路,我也可以理解为这是苦肉计,对吧?”

“不对!我们真是大和国人,我,我有大和国官员开具的官凭为证!”说着道昭探手入怀,掏出一卷白绢递给李素。

李素接过来上下扫了一眼,发现上面的字居然是汉字,而且上面确实写明了道昭一行是前往大唐求学的倭国僧人,最后的落款名字写着“苏我入鹿”。

“这个‘苏我入鹿’是什么意思?”李素不由好奇地问道。

道昭解释道:“‘苏我入鹿’是人名,是我大和国的大臣,目前代摄政之权。”

李素点点头,不甘愿地道:“哦,看来你们真是倭国人,原来是我误会了……”

道昭嘴唇嗫嚅了几下,似乎想纠正李素的说法,是“大和”而不是“倭国”,然而一想到眼前这位贵人刚才一言不合就下令将自己扔进树林里喂狼,显然是个暴脾气,想了想,道昭终究还是没敢开口纠正他,忍了。

俗话说好汉不吃眼前亏,和尚当然更不会吃眼前亏。

随即李素又好奇地问道:“苏我入鹿这个名字听起来奇怪也就罢了,你说他是你们倭国的大臣,他位居何职?”

道昭愕然道:“他就是大臣啊。”

李素也愕然:“大臣也该有个官名呀,尚书,侍郎什么的,你难道不懂吗?”

道昭急得跺脚:“他的官名就叫‘大臣’啊!”

“啊?你们倭国的官名竟如此耿直……”李素惊愕不已。

道昭苦笑道:“‘大臣’就是我们大和国的官名,而且是最高级的官名,目前苏我入鹿大人正辅佐皇极天皇,摄政国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