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灵贞眼泪流得更急,忽然松开了拽住缰绳的手,含泪笑道:“好的,我明白了,李素,感谢你留住了我的性命。还有,今日一别,山高路远,你……骑马一定要小心,小心从马上摔下来跌死。”
说完高灵贞猛地一扭身,飞快跑得没影了。
李素睁大了眼,差点真的从马上一头栽下,身形摇晃了几下,只觉胸中一股逆血回荡翻涌。
这死婆娘,果真是胆肥了,要不是她跑得快,今日撤军定要改日……
正在呆怔时,身后传来噗嗤几声闷笑,扭头一看,方老五涨红了脸,死死咬住牙,老脸涨得紫红,后面几名部曲纷纷垂头,肩膀不停耸动……
太尴尬了,李素老脸一热,看来看去,还是郑小楼最好,至少此刻他面无表情,没有半点嘲笑他的意思,李素心中不由一暖。
“人心太可怕了……”李素强行化解尴尬,朝郑小楼唏嘘感叹:“……看看,我心怀仁慈,留住那个女人的命不杀她,她却恩将仇报,咒我摔死……”
郑小楼眼都不斜,冷冷道:“一个时辰前,你将一个喜欢你的姑娘折价五百两黄金,卖给了她的父王,人心果然可怕。”
李素:“…………”
当年花了三十贯买了这么一个天天气我的货,我要不要把他也卖掉算了?倒贴都行。
第九百二十七章 君臣决战(上)
大军开拔,掩旌卷旗,两万轻骑静静地出了城,然后朝南面策马飞驰而去。
此时的泉盖苏文所部十五万大军,仍滞留在萨水江边不得寸进,心焦如焚的泉盖苏文下令连夜搭建浮桥,看着对岸的葱葱山林和一片广袤的平原,泉盖苏文不由黯然长叹。
他知道多半已追不上唐军的这支偏师了,两万轻骑来去如风,倏忽可至千里之外,而他的十五万大军,却犹如一只蠢笨的傻狍子,掉个头都显得无比艰难,哪里追得上那支偏师。
但愿……唐军没将他的平壤都城破坏得太过分,但愿他在平壤的家眷都还活着……
一时不察,竟教唐军钻了这么大一个空子,泉盖苏文悔恨懊恼不已。谁能想到这区区两万兵马竟有如此胆量和气魄,敢去攻打敌国的都城?老实说,如果时光重头来过,泉盖苏文三思而再思,恐怕也不会猜到唐军敢这么干,原本以为打败了唐军的主力,打得李世民灰溜溜撤军,这已是高句丽史上难得一见的大胜了,谁知这支两万人的偏师一出手,轻易打进了都城平壤,好不容易争取来的胜利,随着都城被破已被耗得干干净净了。
现在从客观上来说,两国这次交战的结局,大抵算得上是旗鼓相当,谁都没占到太大的便宜,双方都吃了一记狠狠的闷亏。
大胜变成了平手,史书盖棺定论,可以想象泉盖苏文此刻的心情多么糟糕,活吃了李素的心都有了。
…………
李绩和李素领着大军向南飞驰。
高句丽的南方平原渐渐多了起来,更适合骑兵策马,这对唐军来说是好消息,如果在这片平原上忽然遭遇了敌军,以唐军骑兵天下无敌的赫赫威名,两万骑兵基本上胜局已定,哪怕泉盖苏文派出五万骑兵拦截,李绩也有把握冲破敌阵,安然退去。
骑在马上,忍着迎面吹来的寒风如刀锋般刮在脸上,李绩扭头望向与他并肩而驰的李素。
“受得住么?”李绩大声问道,语声在呼啸的寒风中若隐若现。
李素白净的面庞被寒风吹得发紫,闻言朝李绩努力挤出一丝微笑。
“受不住了,我快冻死了,咱们下马找个地方取暖吧。”李素大声回道。
李绩:“…………”
这倒霉孩子为何从来不按套路出牌?
通常问出这句话,得到的回答都是“受得住”,“没关系”之类提气涨精神的话,而李素脱口一句话便是颓废泄气,祸乱军心。
“受不住也受着!再跑一个时辰才能短暂歇息,给马儿饮水喂料……”
“那你问这句废话做什么?”
“老夫以为你会回一句废话的,但是你没有!”
李素撇了撇嘴,不想理他了。
将头扭过另一边,望向薛仁贵,李素大声问道:“派出去的斥候回来了么?咱们的后方可有泉盖苏文的追兵?”
薛仁贵大声道:“斥候放出四方一百里外,今日启程后已出去了三队,前两队回来都说没有动静,只有本地的一些乡勇和壮丁集结戒备,并无泉盖苏文追兵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