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霸道总裁越来越像样子了,对如何驯服这个目的不明的女人,李素也有了一些心得,大抵就是平均抽她十记鞭子后,再给她塞颗甜枣,捋捋顺毛,然后继续抽,长此以往,这个女人会越来越抖m……
******************************************************************
从蓟州出发到柳城,这一路的行军李素却觉得没那么艰苦了。
可能是因为路上多了高素慧这个新收的丫鬟吧,尤其在高素慧摔肿了脚之后,她的人生大抵便再也没有见过阳光了。
骑在马上,与李素并肩而行,李素旅途怕寂寞,与方老五和郑小楼认识太久,该聊的天都聊完了,好不容易遇到高素慧,于是她的倒霉日子便开始了。
每天李素都有说不完的话,嘲讽,毒舌,贬低,火力全开,从她的打扮到她的长相,接着非常有高瞻性地跳出个人的桎梏,放眼整个棒子国,把棒子国从里到外嘲讽个够。
好几次高素慧都有崩溃发疯的迹象,李素是个非常有眼力的货,见她快发疯了,马上识趣地住嘴,非常有绅士风度地让她自我修复一下心理承受能力,等到她修复得差不多了,李素继续火力全开。
高素慧这一路就是这么过来的,直到现在她才突然明白李素那天晚上说“生不如死”“如坠无间地狱”是什么意思了。
没错,肯定是针对她的!
充满乐趣的行军走了足足半个月,前军有斥候飞马来报,大军离营州柳城已不足三十里。
李素轻松的心情徒然一沉。
他知道,真正的战争即将要从这里开始了。
然后,李素的第一反应是扭头望向高素慧,见高素慧一脸平静地看着远方,目光清澈有神,却看不出任何端倪。
这个女人……嗯,有点深度。
第八百七十三章 渡河之战(上)
柳城城外,三十万大军扎下营盘。
白色的营房如一条蜿蜒的巨龙,在城外山谷平原上连绵数十里。
柳城位于大唐与高句丽的国境线附近,这里已是两国交战的真正前线了。大军扎营后,气氛顿时变得不一样了。
一队队的斥候探马被派出营地,他们渡过辽河,无声无息地混入高句丽国境内,李绩,程咬金等将军们日夜留在李世民的帅帐中,一群人聚在一起,不分昼夜地商议出兵之事。
甚至连常涂的表现都不寻常,李素亲眼见到一些穿着高丽寻常百姓服饰的人出没在中军大营内,常涂与他们一个个秘密交谈许久,然后这群看似普通的百姓便悄然无声地出了大营不知所踪。
大营内的气氛也徒然变得紧张起来,将士们少了许多行军时的欢声笑语,许多人默默地留在营房内,不停地擦拭着手里的刀剑戟矛,每间营房都传出霍霍的磨刀声,除此别无动静,凝重的气氛里充斥着一股难以言明的肃杀之气,令人分外感到压抑难受。
李素也尽量待在自己的营房里不出去,营房里虽然无聊枯燥,但外面的气氛更难受,李素骨子里其实是个厌恶战争的人,不仅厌恶战场上的残肢断臂和凄厉的惨叫,也厌恶战前这股令人几欲窒息的压抑气氛,它让人不快乐。
…………
临战之际,方老五得了李素的暗中嘱托,将高素慧监管得更加紧了,而高素慧这几日却表现得很平静,她仿佛忘记了自己是高丽人的身份,忘记了她的国家即将要面临一个天下最强大的帝国的倾力一击,她似乎已渐渐适应了丫鬟这个角色,每天不待李素吩咐,李素需要什么她都能恰到好处地尽自己所能服侍好他,让李素觉得分外舒坦。
很聪明的一个女人,可以肯定,在高丽国时她应该没有接触过这种下人的活计,可她却做得非常好。
除了没给李素暖床侍寝,其他的已经做得足够好了。李素有时候甚至产生一种在自己家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美妙错觉,如果……这个女人没有心怀鬼胎该多好。
柳城外扎营地第三天,前军传来了消息。
一队十人的斥候与高丽军队的斥候在辽河东畔遭遇,双方激战,各有伤亡。
活着的人拼死带回了消息,高句丽莫离支泉盖苏文派遣五万大军,陈兵辽河之畔,刀出鞘箭上弦,对大唐军队严阵以待,显然没有丝毫妥协求和的迹象,这场大战已无法避免。
李世民当即召集众将商议,这一战双方都已没有退路,必须战!
情势有些棘手,敌军虽然才五万兵马,可他们占据着地利优势,以逸待劳等在辽河东畔,大唐军队若要征服高句丽,首先必须渡过辽河,而辽河岸上的高丽军队磨刀霍霍,就等大唐军队渡河而击,若贸然而渡,唐军必然损失惨重。
商议到半夜,君臣终于拿出了决议。
牛进达领一支五万人的前锋军队绕到辽河上游,趁敌军来不及反应之前先渡河,然后连夜奔袭辽河下游,率先朝高丽敌军发起攻击,牛进达所部攻击的同时,唐军主力趁势渡河,与牛进达所部会合,列阵而击,争取首战告捷,将高丽军五万人彻底全歼在辽河东畔。
商议甫定,牛进达当即点齐五万兵马领命出营,悄然无声地朝辽河上游急行军而去。
大营内仍旧一片压抑沉寂,到后半夜时,营内忽然传来将领们的叱喝声,留在大营里的二十五万兵马全部整装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