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老毛子变老实了,刘兴华带着队员,笑着钻进丛林里。开始往另一边的丛林进发,而负责殿后的特战队员,将撤退留下的痕迹全部清理干净。
等到那位工人,带着全副武装的骑兵团,抵达这片山谷平地之时。副官却有些担心的道:“你先前说,那些人只有四十人左右吗?武器配置呢?”
工人想了想道:“好象都是步枪,有些枪我也不认识,但没有重机枪!”
一听这话,副官朝骑兵团长道:“派一个骑兵连突击,把我们的百姓救出来。有必要的话,抓一个活的!必须把这些人的藏身处给找出来。”
接到命令的骑兵连,很快从部队中出发往山谷走去。可越走越觉得,这山谷安静的有些吓人。就在他们觉得,那位工人会不会带错路时,爆炸声突然响起。
看着连人带马被掀起的骑兵,其余骑兵也知道。这看似平坦的雪地下面,只怕不知道埋了什么东西。这意味着,往前走一步都是非常危险的。
陷入进退两难的骑兵连长,很快在一个军士长的建议下,抽出一个排的战马。赶着战马走在前面,如果战马安全通过,他们跟在后面肯定安全些。
这办法虽然残忍,可总比死人强一些。马没了,再去补充一匹就是。人没了,可就什么都没了。很快,被命令下马的骑兵,也觉得非常不舍,却又无可奈何。
等到他们拍打着战马前进时,果然如那位军士长所说,踩着马蹄印前进果然安全。可就在这时,开始有战马踩中地雷,被直接给炸死当场。
受惊的战马,立刻四散而逃。而它们这样四散开来,爆炸声也一声接着一声起来。望着战马倒地的地方,跟在后面前进的骑兵,也觉得满头大汗。
一直在后面观察情况的副官,看到这一幕,对于刘兴华等人的痛恨,无疑又加深了一分。可他清楚,在没营救出那批人前,他还真的拿对方没办法。
付出三四十匹战马,还有接近三十人的骑兵性命。这片特战队员布下的雷场,终于让他们能踩干净。确认安全之后,副官在骑兵的保护下,见到那些喜极而泣的人质。
听着这些工人跟技工的感谢,副官却一点喜悦的心情都没有。原因是,骑兵团四散寻找之后,根本找不到对方离开的足迹。
除了看押百姓的附近,能见到一些凌乱的脚印,外面什么脚印都没有。仿佛,这支队伍又凭空消失了一般。得知这些,副官又岂能高兴起来呢?(未完待续。。)
第八十七章 做人的良知
就在沙俄人一边收拾残局,一边却加紧布置埋伏,打算在行刑那天将这支漠北锄奸队一网打尽。可得知对方抢火车离开,又担心对方会不会离开哈城了。
等到第二天夜里,位于沙俄移民居住的地方,再次看到带有威胁口吻的传单。沙俄指挥官阿历克拉中将,却显得很高兴的道:“看来,他们没有离开啊!”
相比这位指挥官的高兴,主导引蛇出洞计划的副官,略显担心的道:“将军,这些人的实力可见一斑。为了帝国百姓的安全,是不是命令部队加强一些警戒?”
听到副官的建议,阿历克拉想了想也觉得很有必要,立刻道:“可以,命令我们的部队,加强移民区的安全警戒级别。另外,告诉帝国的百姓,这几天不要随便外出了。
还有,为确保安全,哈城这几天,同样实施宵禁政策。没有我的允许,任何人不许深夜进出哈城。告诉我们的士兵,晚上擦亮眼睛,我不想再看到这些传单。明白吗?”
伴随着阿历克拉的命令下达,哈城的警戒级别很快又提升了一些。只是城中百姓,同样清楚这有点山风欲来风满楼的征兆,想着是不是出城躲几天避避风头。
结果有这种想法的百姓,还真的不少。大多打着走亲戚的名义,带着少量的物资,在白天经过沙俄士兵的检查,便躲到城外的亲戚家暂避风头。
而哈城被一群漠北英雄,搞成天翻地覆的事情,也随着这些出城的百姓。当成故事般被宣扬开来。渐渐这个消息,很快往黑省以外的区域扩散开来。
一些同样不甘被沙俄欺凌的东北民间武装。得知这个消息,也显得非常振奋。这说明。在这块黑土地上,并非他们孤军奋战。
在各方盯着哈城接下来,还会有何变化时。一连两天,哈城都显得非常平静,跟以往一样没发生任何枪战或爆炸。这让有些百姓觉得,漠北那些英雄真被抓住了?
还是说,他们看见时机不对,已经离开哈城了呢?这种百姓间流传的消息,落到哈城指挥官阿历克拉这里。则显得非常高兴。他觉得,自己的威胁方式奏效了。
相比这位将军的高兴,副官却显得有些担心。在他的计划中,其实真正核心的内容,并非是在城外设伏。而是在监狱附近设伏,希望对方前来劫囚再围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