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目前黑省。在根据地外布置的兵力,同样达到了几万人。莫拉乎沉默片刻道:“师长。那这次出去,你打算带多少人过去呢?”
刘兴华很快道:“一个连的兵力,人数太多的话,只怕会引起沙俄人的注意。人员我已经抽调好。从警卫团还有各旅各团,全部抽调排级以上军官组成。
都说计划不如变化,原本我打算等上两年,再跟沙俄人一决雌雄。现在看来,我怕是等不及了。不管如何,这次我要让东三省,彻底陷入战争当中。
虽然这样做,会让东北的百姓受苦。但长痛不如短痛,只要挺过今年。明年我便有能力。收复整个黑省。当务之急,就是彻底点燃东三省的战火。
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如今沙俄国内的情况同样不是很好。穷兵黩武的沙皇。为了筹集军费跟粮食,在国内同样横征暴敛,让不少农奴苦不堪言。
如果我能将东三省,变得战争泥沼,让沙俄人陷入其中。就会给沙皇两个选择,要么不顾国内爆发内乱。继续调派兵力跟我打。
要么就是退出东三省,先清理国内的乱局。等到他们国内平静下来。继续跟我打。无论他们做什么选择,我们唯有打到底一条路。
虽然快速扩张,会让我们的军队跟根据地,出现一些变动。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有能力,将沙俄驱逐出东三省。软弱的朝廷,也只能干瞪眼。”
说完这些话之后,莫拉乎跟众位安民军高层,也不好多说什么。就在众人觉得会议结束之时,刘兴华把三位参谋长给单独留了下来。
这个举动,让凤翔三人有些意外跟好奇。而刘兴华丝毫没隐瞒的道:“翔叔,这次外出,我打算把你们带上。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跟我一起去冒这个险呢?”
一听这话,凤翔跟依兴阿稍显意外的道:“我们也出去?那部队的事情怎么办?我们能帮上你什么忙吗?”
‘目前根据地各旅,短时间应该没有战斗。就算缓冲区,会有零星的战斗,我相信前线部队也能应付过来。沙俄想偷袭根据地,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我把你们带去,是希望借助你们以前的身份。我知道,驻扎在三省的清军当中,还是有很大一部分清军,愿意反抗沙俄的入侵。只可惜,他们必须服从上官的命令行事。
如果能把这些愿意跟我们干的清军劝服过来,我们在敌占区的实力,也能快速的提升起来。所以,我希望三位能同我一起去,争取拉拢更多的清军反正。
对付老毛子,我可以做到冷酷无情。可面对这些,被上官强行命令,加入围剿的清军,我却希望他们能明白,替洋人做走狗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要是劝服不了的士兵,到了战场上,我也只能狠心将他们全部击毙。因此,我希望借助你们在清军中的人脉跟威望,收拢这些愿意反抗沙俄人的清军。如何?’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就会尽快推翻沙俄人对东北的统治。这便是刘兴华,打算亲自外出指导游击战的原因。最主要的是,他有一个作弊器,能随身携带大量物资。
只要跟着他作战,部队根本不用担心受物资的拖累。不需要担心后勤保障,意味着部队只要管战斗就行。这样一来,部队的战斗力也将大大增强。
同时,根据地的工业底子已经开始筑基,需要大量的各式物资跟机器。刘兴华要做的,就是将三省无论朝廷还是沙俄的工业基础,全部给它搜刮干净。
刘兴华希望,未来将东北打造成华夏的重工业基地。这一点,后世华夏解放之后,就有了成功的例子。毕竟,东北的矿产资源,还是非常丰富的。
甚至在刘兴华的仓储器里,拥有好几张东北矿区分布区。依靠这些分布图,刘兴华只需要组织人手,将这些矿藏开采出来就行。以东三省之地,铸统一华夏的根基。
听到刘兴华打算收服三省的清军为已用,凤翔三人也清楚。自从知道‘幸丑条约’的内容之后,他们都能明白,这样的朝廷没指望了。
民心尽失,又畏洋如虎,何时才有出头之日呢?
相比之下,待在根据地这么长时间的他们,在安民军身上,真正看到振兴华夏的希望。即如此,他们又何必死守的观念,继续为清廷效命呢?
想到这里,凤翔很干脆利落的道:“好!以其让朝廷跟洋人,将东三省闹的乌烟瘴气民不聊生,不如破而后立,重新打造一个全新的东三省。”
见凤翔都同意,依兴阿跟庆祺自然不会多说什么。出身八旗的他们,也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解救将来必定会受到欺凌的八旗百姓,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说起来,东三省是他们八旗的龙兴之地。而如今,龙兴之地成了洋人的殖民地。连老祖宗起家的地盘都保护不了,又算什么八旗子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