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伯起连滚带爬的跪在了地上。
“配合配合!无论将军说什么,小人都一定尽全力配合!!”
徐晃又盯着他看了一会儿,这才收回了身上的杀意。
“来人,随蔡太守清点全郡人口、财政和物资,另外安排人清查治安情况,接手全郡防务。”
“诺!”
一夜忙碌后,徐晃坐在太师椅上,下垂手则是顶着黑眼圈的蔡伯起。
“蔡大人,如果我辽东想要介入青州,帮青州驱赶境内的黄巾贼,你说孔融他会答应吗?”
“回将军,若是辽东冒然介入的话,恐怕他不会答应。
但若是辽东以在青州开办学校和售卖文房四宝以及书籍为条件的话,那么孔融定然不会阻拦。”
“哦?详细说说!”
“将军,孔融少有异才且勤奋好学。自他到了北海之后,就一直想要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
但因为青州黄巾贼人多势众,又频频作乱,使得他无法施展。
这才有了他召集士民,聚兵讲武,下发檄文,又亲写书札,与各州郡通声气,共同谋划讨伐黄巾贼的事情。
但想必您也知道,孔融此人虽然学识渊博,可带兵打仗,又哪里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若是辽东想要介入青州的话,不妨在其被张饶击败后,再行商讨。
至于理由的话,辽东以获得在青州开办学校的资格,以及售卖文房四宝和书籍为由,想必他定然不会阻扰。”
听了蔡伯起的话,徐晃满意的点了点头。
在他临来之前,沮授和荀彧等人也是这么跟他说的。
而且他们还直接明了的告诉了他,孔融虽然家学渊源,且博学多才,但在统兵和治理一方上面却差了很多。
因为儒家强调孝,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本,所以孔融治理一方,也是以此为根基。
若是在和平年代,他这种方法自然是没问题。
但现在可不是和平年代,孔融的那一套方法在黄巾贼猖獗的北海国根本不适用。
若他一直坚持的话,北海早晚会成为他人的地盘。
不过这一切,都跟辽东没什么关系。
按照贾诩和程昱的安排。
徐晃需要先把黄巾贼全都赶到渤海去。
然后等青州安稳下来之后,再慢慢侵蚀吞并整个青州。
但是这一切都要在暗地里进行,明面上还是要让青州在朝廷的掌控之下。
尤其是北海郡,明面上还是要听孔融的。
等十八路诸侯讨董结束后,再把青州彻底拿下。
明白自己后面要怎么做之后,徐晃当即让蔡伯起给孔融写信,同时也把这边的事情都告诉了辽东那边,好让辽东那边配合自己。
毕竟黄巾贼去了渤海郡,万一袁绍脑子抽抽了,跟黄巾军打了起来,那就得不偿失了。
贾诩等人收到徐晃的报告之后,立刻安排隐藏在郭图身边的探子,把黄巾军的消息告诉了郭图。
郭图看着手中的情报,脸上的欣喜之色溢于言表。
“这密信可有人看过?”
“回主公,密信一经发出就再无人看过。”
“发信之人呢?”
“主公,辽东防备极为严密,咱们的探子在发出密信后就失去了联系,想来。。。”
探子的话没有说完,但郭图已经明白了他话中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