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过年放炮仗可以试试,将白砂糖按照一比二的比例掺入黑火药,如果是硝酸铵就更刑了,效果非常莱斯)
这还是新式炸药第一次投入实战,这时候炸药配方还是机密,一直没有广泛装备,直到海军北上之前,兵工公司才调运了一批给陈举和刘国轩的铁人军。
巨大的一连串爆炸声,让阵中的士卒都有些耳鸣,清军步卒更是直接蒙了。
这些人大部分都没有像八旗劲旅那样,经历过两军对阵时的连天炮火,眼前情况实在是超乎了他们的平常认知。
铁人军将士保持严谨队列,钢刃铁甲不断往前推进,犹如压路机一般平推过去。
阳光下闪闪发亮的矛头和朴刀,不断将眼前的敌人搅碎。
两刻钟之后,明军钢铁方阵步步紧逼下,清军队列开始崩溃。
恐慌情绪一传十,十传百,纵使阿哈尼堪再怎么勒令、镇压也无济于事。
正当此时,战场侧后方一股烟尘袭来。
远远望去,那赤红色的“明”字旗和三辰旗,便知是明军援兵。
阿哈尼堪长叹一声,遗憾愤然道
“把溃兵捞回来,撤回城内。”
身边四百精锐骑兵分作两翼出击,放箭掩护溃退的步卒大队后撤,进入海城。
-------------------------------------
战后,正在盛京的何洛会听闻阿哈尼堪已经和明军接战,还吃了亏,立马勒令对方退入辽阳地区,严守防线。
各部不得擅自出击,依靠辽东地区广泛的营垒、堡寨坚守。
而此时,明军抵达辽东的消息,在快马加鞭之下,终于传到了北京。
“什么!明军已经打到盛京了?”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迅速将整个清廷高层炸开。
多尔衮第一反应是不相信,江淮前线距离辽东数千里,明军怎么蹦过去的?
但结合之前朝鲜那边的消息,不难猜测,明军是从大海之上,乘船浮水而来。
反应过来后,多尔衮马上封锁消息,严禁关外的消息传入关内,必须先稳住人心。
而后以换防,祭祀太祖太宗陵寝的名义,命多罗郡王瓦克达领镶黄旗八千多人马出关,经由锦州,驰援盛京。
除此之外,就是要稳住科尔沁等和满清关系较近的蒙古诸部,辽东这个地方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处在东北、北直、蒙古三方的交界处,多尔衮担心明军的到来,会动摇蒙古诸部的忠诚。
毕竟,之前明军拿下川陕以后,就已经和漠西部分蒙古部落产生了联系,造成了极恶劣影响。
也许此时这些部落还不敢作乱跳反,但难免会暧昧中立起来。
已经失去了江南地区输血的满清,不能再失去蒙古这个武力补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