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怎么不好,李浔芜再没有说。
陆卿时大约能猜出一些她的处境,心中疼意更甚。
于是便将二人的小字刻在了那对玉佩上,送到李浔芜面前,指着玉佩上那个“挽”字对她道:
“阿芜,我不唤它,我把它刻下来,也刻在我的心上。”
可是如今,一枚玉佩上的“时”字犹在,另一枚上面的“挽”字却不知被工匠用什么办法给抹平了,光滑的羊脂玉面上,看不出一丝痕迹。
李泽修看着陆卿时呆滞的模样,勾了勾唇角,和煦道:
“这玉佩质地不凡,想来是陆卿府上极为珍贵的物件,当初既然是错拿了,朕如今就还给你。”
“至于上面的字……陆卿此后,想要再转赠他人,也省得重新费劲了。”
李浔芜用完了午膳,又对着凤镯研究了许久,总找不得卸下来的办法。
她心里有些烦躁,暗骂了两句李泽修的刁钻。
这东西这么扎眼,她若是日日戴在身上,让宫里的人看见了该怎么说?
那安定侯周家的两位姑娘来思芳殿来的那么勤,她俩看见了又该怎么想?
再往前天气越来越热,她总不能一直捂着个长袖口吧?
李浔芜越想越烦,越想越气,少不得又得去一趟霜华殿,哄得李泽修高兴了,再求他给自已摘下来。
她抬步向殿外走时,丹桂欲和她同行。
李浔芜思忖片刻,对她道:
“如今那些药还没有分摘出来,你且在这里看好了,不能让其他人碰一下,免得再生是非。”
丹桂甚觉有理,点头应是。
此时正值午后,宫道上人烟稀少,李浔芜敲定主意趁着时辰过去,免得再有宫人看见,对外散播这传她频繁出入皇帝寝殿,与皇帝过从甚密的流言蜚语。
谁知顶着大太阳到了霜华殿外,婵云却告诉她皇帝自早朝后就一直没有回来,想必是在勤政殿处理事务。
李浔芜听了本想作罢,可转念一想,勤政殿离霜华殿不算远,自已既然都已经耗费体力走过来了,何不再跑一趟呢?
兴许,李泽修一见她累的气喘吁吁的模样,心一发软,自已不用求他,他就痛痛快快地给摘下来了。
于是,李浔芜便拖着两条酸软的腿向勤政殿走去。
好不容易又走到勤政殿,还没走至殿门前,就听见里面有声音,这里是前朝与后宫分界之地,李泽修时常在这里面见外臣。
李浔芜趁着值守的侍卫还未看见自已,连忙躲到了转弯处的宫墙后面,她听着那传来的愈发清晰的声音,便知道是里面的人马上要走出来了。
李浔芜对前朝之事概不关心,只想着等那外臣一离开,自已再趁着这个机会溜进去,神不知鬼不觉。
可那熟悉声音一传入她的耳朵,李浔芜本来紧张的一颗心突然凝滞住了。
她脸色骤变,两只手颤抖着捏紧了拳头,终于按耐不住,扒紧宫墙朝殿门那里偷偷看去。
“吱呀”一声,勤政殿的宫门一开,陆卿时一瘸一拐地从里面走了出来,手里面似乎还拿着一个盒子,里面不知道装的是什么东西。
他抬脚去迈那勤政殿高高的门槛时,受伤的左腿还略微颤了颤,身边的小太监见状,立马上前扶他,开口道:
“陆大人,您当心。”
陆卿时抿唇不语,轻喘了两口气,推开那小太监的手,抱紧手里的盒子,步履蹒跚的往外走去。
李浔芜躲在宫墙后面,从看到他的那一刻起,两行清泪就不受控制地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