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凌虚真人 > 第190章 曲高和寡(第1页)

第190章 曲高和寡(第1页)

沈清逸微笑着看着凌虚,眼中满是期许:

“看来,我刚刚说的话,你是听在耳中,记在心里,并用在实战中了。

你能领悟,便是你的机缘,望你能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钻研,在小小的棋盘上,领悟人生的大智慧。”

凌虚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今日得大师教诲,凌虚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就在这时,八楼突然传来了琴声,弹奏的正是梅花三弄。

沈清逸笑道:看来,那位已经等不及,要见到你这位精通八雅的不世之才了,你上去吧。

凌虚再次行礼致谢,稳步踏上摘星楼的八楼。

一眼便看到了苏心瑶,她未施粉黛,却难掩风华。

凌虚微微拱手:“久闻姑娘才情卓绝,今日得见,实乃凌虚之幸。”

苏心瑶微微欠身回礼,笑语嫣然:“公子过奖,小女子不过略通一二,闲暇时抚琴,聊以自遣罢了。

说起这琴,从古至今,佳话无数,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便能听出‘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子期又能领会‘洋洋兮若江河’。待子期亡故,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因为这世间,在没有值得他鼓琴的人,也没懂他的人,这般知音难觅,令人动容。”

凌虚微微颔首:“独抱焦琴向明月,天涯何处觅知音。

当年蔡邕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

依其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因琴尾尚留有焦痕,故取名‘焦尾’。

此琴音色独特,弹奏时,如凤鸣九天,余音绕梁,实乃琴中珍品。

想必苏姑娘手中这把古琴,便是传说中的焦尾了?”

苏心瑶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公子果然博闻强识,不错,这把琴,正是焦尾。

蔡邕视司马相如为楷模,当初司马相如以一曲《凤求凰》,向卓文君倾诉爱意。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那琴声如诉如泣,卓文君听闻,心悦情倾,不惜与相如私奔。

这琴音,竟能成就一段千古佳话,真可谓琴者,情也。”

凌虚兴致愈浓:“正是如此,琴音中,可寄情思,可抒胸臆,可表志向。

苏姑娘既爱琴,平日里最爱弹奏什么曲子?”

苏心瑶走向一旁的琴案,玉手轻轻抚过琴弦:

“小女子独爱《梅花三弄》,此曲以泛音技法,重复演奏三次,寒梅傲雪,凌霜绽放。

一弄叫月,声入太霞;二弄穿云,声入云中;三弄横江,隔江长叹。”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刚刚在楼下,有幸听到姑娘所奏的’《梅花三弄》,果然余音绕梁。”

苏心瑶浅笑,眼中波光流转:

“公子谬赞,琴艺一道,博大精深,小女子不过是管中窥豹,略知皮毛,不知公子擅长什么曲目?”

凌虚稳步走到焦尾琴前,缓缓落座,指尖轻触琴弦:

一首曲子,从他的指尖倾泻而出,正是《曲终人散》。

起初,琴声轻柔舒缓,带着丝丝缕缕的缱绻愁绪。

随着旋律的层层递进,琴声陡然变得激昂澎湃,倾诉着离别的肝肠寸断,与依依不舍。

凌虚的手指,在琴弦上或拨或按,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毫无凝滞之感。

苏心瑶沉浸在琴声中,眼神泛起层层涟漪,脸上的神情也愈发凝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