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闲言碎语的叨扰,谢慧英过了个安生年。
年后,等不及过了正月十五,谢慧英就带着孩子们回南疆了。
“欢迎你们回到南疆!”
徐新东从小杨立手里接过行李箱,又拍了拍他的肩膀,“半个月不见,你又长高了。”
“真的吗?咱们快比一比,看看我还要多久才能像徐叔叔这样高大!”
谢慧英看一眼两人的身高差,笑着道:“那恐怕还得两年。”
接着,她话头一转,道,“徐技术员,怎么你回去过个年,人还瘦了?”
都说每逢佳节胖三斤,他们一家四口在老家都胖了呢!
“瘦了吗?我还觉得自己壮实了,昨天我和艾力大叔去给你家房子除雪清院子,一点儿也没觉得累,感觉浑身都是劲儿。”
谢慧英闻言,想到几年前,徐新东搬几筐苹果都要喘粗气儿的时候。
环境塑造人这句话,一点儿也没错。
谢慧英家的棚屋重新燃起了炊烟,年后第一顿饭,家里开了一桌热闹的席面,顺便把从老家带来的特产分给大家。
“艾力大叔,你尝尝我们老家的散烟,还有我们老家的烧饼,跟烤馕的味道不一样。”
“老李叔,这是年前新下的粉皮儿,我亲眼盯着做的,一点儿杂料没添。”
“丁泉山,你要的绿豆丸子,上车当天现炸的,你冻起来放个半年没问题。”
“徐技术员,你……”
“哎哎~”丁泉山直接打断谢慧英,嘿嘿笑着说,“你咋还叫徐技术员?人家升官了,应该改口叫徐主任了!”
徐新东不好意思地笑笑,道:“咱们私下里怎么称呼都可以。”
谢慧英还不知道这回事儿呢,细问之下才得知,徐新东这次回上沪,拒绝了回调升职,决定继续扎根南疆工作。
“投建一个现代农业示范园?是研究新品种的吗?”谢慧英问道。
“对,主要目的是研究果蔬怎么样在南疆繁荣生长,引进优质农产品在南疆种植,打破地理和气候对农业生产的限制,当然,最终目的是给在南疆的你们带来更高的收入。”
“意思是我们可以不种苹果和枣子,种其他东西?”谢慧英剥离出关键信息,问道。
丁泉山在一旁啧啧道:“听你这意思是心动了?我劝你不要乱尝试,别跟那小孩学走路一样,走还没走稳呢就想着跑,摔得惨嘞!”
谢慧英没好气地瞪一眼丁泉山:“吃着绿豆丸子还堵不住你的嘴,净说让人丧气的话!”
“你看你,又不识好人心了,我这不是好心劝你吗?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小心被螃蟹夹出血、夹烂肉!”
丁泉山说罢,又朝徐新东嘿嘿一笑,“咱们私下里我就称呼你一声徐老弟,刚刚我说的那些话可不是故意针对你啊,咱们也认识好几年了,你知道我这人有啥说啥,你也知道谢慧英现在日子好不容易好了点,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她胡搞乱搞,一夜回到解放前,对吧?”
“瞎说什么啊你!新东是来帮咱们的,怎么会做害我们的事!”谢慧英扒拉着丁泉山去一边,道,“再说了,政策不是还没下来吗?你就是唱反调也别急这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