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莲脸上一红,低头道:“求陛下责罚!”
顾励摇头:“左世爵再怎样狡猾,只要做了事,便总会留下痕迹,咱们总能找到线索的。你剑走偏锋,实在是不该,自去领三十廷杖吧。”
谢莲领命而去。
顾励犹豫片刻,还是在桌前坐下,开始动笔,默写《倚天屠龙记》了。
能怎么办,谢莲他打都打了,这烂摊子自然得由他收拾。
倚天屠龙记一百多万字,顾励一连写了几天,手都开始发抖。因倚天乃是神雕的续篇,背景又是元末,顾励默写时还得小心把背景替换一下,毕竟这大楚的历史上可没有朱元璋啊。
这般写起来,实在是辛苦,不过看见谢莲走路时一瘸一拐,他心中也生出一种促狭的愉悦。
写到累时,他便处理政事。第一批土豆已经种好了,自皇庄送入宫里来。顾励喜获土豆,第一时间给穆丞相和杨尚书等人送去一些,让他们尝个鲜。
小猫举起土豆,好奇地嗅了嗅,问家仆:“这是什么?”
“陛下让人从宫里送来的,也不知道该怎么吃,便让厨房煮熟便罢。您尝尝?”
小猫咬了一口,嚼了嚼,把皮撕了,说:“还好,比馍馍好吃些。”
小猫以前饿习惯了,不挑食,吃什么都觉得滋味不错。杨尚书平素简朴惯了,散衙回来后尝了土豆,也跟着点头,说:“还怪香的。这就是陛下之前请穆丞相帮忙找的粮食种子?若是好种,遇着灾年还能多一样入口的。”
这两人一个不挑食,一个生活朴素,其他人就不一样了。穆丞相上了年纪,味觉减退,饮食上口味便重些,尝了土豆,只觉得没甚滋味。他举着煮熟的土豆,仔细看了看,沉吟道:“听陛下说,这土豆种起来方便,产量也高,人饿极了时,有什么吃什么,不会挑。不过有旁的吃食可入口时,怕是没多少人愿意吃这土豆。”
再者,他听陛下说,土豆不像谷物,只要没去壳,可以保存好几年,这土豆只能贮存短短几个月,收税也不方便,若有的选,农人们多半更愿意种粮食。土豆若是无法大范围播种,如何抵御荒年呢?
崔尚书也收到了宫中送来的一筐土豆。他乃是户部尚书,若要在全国推广土豆种植,一定绕不开户部。
崔释乃是生活精细的南方士人出身,头一次吃土豆,只觉得入口难以下咽,只能就着菜吃。他吃了几个,腹中饱了,把剩下的煮土豆分给家仆长班们,琢磨道:“这土豆原来是主食,就着菜滋味倒也不是吃不下去,只不知农人们能不能接受。”
按照他几次赈灾的经验来看,农人们对这种新品种作物一般都比较保守,只要能种水稻麦子,就不会想要去种土豆,要推广土豆种植,怕是有些难度的。
最好是建议陛下在《大楚晨报》上为土豆宣传一二,一定能事半功倍。
反正不管宫外头的几位大佬们对土豆的滋味多么纠结,今天皇宫中最开心的非顾由贞莫属,昨天皇庄送来了许多圆溜溜的小玩意,今天中午他就吃到了各种各样的好吃的!
“父皇!你也尝一口!”贞儿举起一片油炸土豆片,要喂给顾励。
顾励吃了,交代他:“贞儿不可多吃,当心吃成小胖子。”
顾励写了几个菜谱,譬如土豆丝,土豆鸡蛋饼,油炸土豆片,土豆烧肉等,交给御膳房做了。虽然这个时代的土豆没有经过现代的良种优育,但淀粉滋味尝起来都是差不多的。
只是普通人家,做饭时不过拿布沾了油,在锅子里擦一遍,何来那么多的油可以用来炸土豆片,煎土豆?一年到头也就过年能吃上一点肉,土豆烧肉在普通人家中也推广不开。
是的,顾励在想的,也是如何推广土豆。
据他所知,土豆在欧洲推广时遭到了许多人的抵制,法国国王甚至让王后头戴马铃薯花,就是为了让百姓们种植土豆。但是欧洲人认为茄科植物有毒,高贵的人种不应该食用块茎植物,所以无论国家怎么宣传,百姓们对土豆的接受率都不高。
虽然大楚没这么多讲究,但是农民们相对保守,要他们改变种植观念,没那么容易。
但是顾励有顾励的办法。
用膳时,顾励让李棠尝了数道菜,问他滋味如何。李棠放下筷子,把食物咽下了,回味片刻,真心称赞道:“陛下,这土豆当真神奇,做成菜来居然可脆可糯,甚是香甜!”
顾励用了膳,问他:“朕在宫外是不是有些铺面,是哪一监在打理?”
“是御用监,陛下可是要查铺面收入么?”
“不是,朕只是有个想法,说与你听。朕在京城的铺面中,想必也是有做饮食的,这土豆的做法,宫中是独一份,朕想拿到铺面上去卖。”
李棠很快明白了顾励的意思。皇上这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推广土豆。
那卖吃食的铺面在何处,李棠也是知道的,说给顾励听了。顾励想起来,他在外头闲逛时,路过这铺面几次,只因这铺面虽然门脸不大,地段却好,就在内城宣武门里街上。
他问李棠:“那地方生意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