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突冷哼道“我族少女,在修炼初期嫁给人族,那只是迫不得已而为之。你既然进阶灵仙,学了厉害的法门,就可以将夫君甩开!然后走自己的路了!”
莲香笑得花枝乱颤“那不行。我家相公天资绝世,乃是人中龙凤,将来能修成仙王、仙帝的。”
“哼,作为修真人,谁都以为自己能修成仙帝,然而到最后都化成了枯骨!”
“前辈,您别说这么难听的话,好不好?你这是在咒我啊!”
“好吧,莲香啊,你路上小心!”
“前辈,您也多保重!”
莲香离开了青丘原,一路向北,离开韩州,穿过云海,来到魏州。
这时候,桑子明才现出身来。
白飞儿和秋婵也从桑宅中走出来。
魏州是人族定居的地方,拥有数百个门派,其中最大的仙门,乃是五帝仙宫之一的“黄帝宫”。
黄帝宫的总部,位于“轩辕丘”,旁边有一个仙城,名叫“有熊城”。
有熊城的规模很大,比咸阳城和郢都城还要大一倍,居住在这里的修真人就更多了。他们喜欢住在这里,一则因为黄帝宫功法齐全,对于灵根的要求多样化;二则因为魏州位于灵界的中枢位置,对于来往的修士来说很方便;三则因为黄帝的名气非常响亮。
相传五老帝君中,以黄帝的实力为最高,甚至比青帝伏羲还要略高一点。
按照春秋老仙的记载,九阶以下只能算是低阶仙帝,十阶仙帝初次证道,三次证道之后,相当于十三阶仙帝。白帝少昊和黑帝颛顼,都是十五六阶的仙帝,赤帝神农相当于十七阶仙帝,青帝伏羲差不多是十八阶仙帝,而黄帝则接近于十九阶仙帝。春秋老仙没说自己是几阶仙帝,但却说黄帝之上,还有三清老祖,大约相当于二十阶仙帝。
黄帝,不单自己的功力极高,而且手下有一大帮仙王,比如说风后,力牧,常先,大鸿,隶首,大挠,伶伦,歧伯,鬼臾区,雷公等等。另外黄帝还有四位妻子,包括嫘祖,方雷氏,彤鱼氏和嫫母。就连开拓仙文阁的仓颉,都是黄帝手下的臣子。这些人每一位都不简单,说是仙王,其实有一部分乃是低阶仙帝,只不过为人谦逊不肯称帝而已。
当然,这里只是灵界,仙气不够浓厚,不适合上仙居住,所以这些传说中的仙王、仙帝,都不会住在此间。
桑子明领着三女在有熊城住下来。这里有不少的天仙和灵仙,还有极为丰富的物资供应,正是适合修真人定居的圣地。
不久,他便了解到,目前坐镇轩辕丘的总共有两位祖仙,分别叫做“许监“和“黄裳“。据说许监是伶伦的孙子,而黄裳则是大挠的徒孙。
伶伦原本是仙音门的祖师之一,当黄帝作为天帝的时候,他从仙音门出来,应召做了黄帝的属下,帮着黄帝订制黄钟大吕十二率。
大挠乃是黄帝的史官,研究创立天干地支六十甲子,对于五行运转有深刻的研究,同时也是一位占卜大师。
有熊城内有一座传承宝塔,塔高七十二层,比百帝宫和赤帝宫留下的宝塔高一倍,内里有多位仙王留下的传承,而且面向所有的修真人开放。因此,这座宝塔吸引了无数的修真人,从四面八方聚集过来。
桑子明仔细打听了一番,还有更令人欣慰的消息呢黄帝宫并不强迫闯关成功的人加入宗门,因为黄老帝君学究天人,不需要裹挟年轻人跟随自己,单是那些愿意加入黄帝宫的人就已经多如牛毛了。更何况,宝塔之中只是一部分传承,如果想学最高深的东西,最终还是要进入黄帝宫,才能得到那些仙王和仙帝的真传。
第530章 黄帝宫传承
桑子明宁愿相信,真正的大人物都不会太小气,比如说太上老君,骑着青牛出函谷关,留下五千言《道德经》,从而开启了仙家修真之门。太上老君不会说“学了我的《道德经》,就必须拜在我的门下。”这种话不用讲,后面也会冒出无数的门徒。
再比如女娲,她抟土造人之时,并未说“造出的人都是我的奴隶”。如此一来,她成了受人尊重的女神。
黄帝也是这样,早年化身千万,领着一帮神仙,在多个小千世界,开荒拓野,教化万民。
其余几位大帝也差不多,救助百姓,不求回报。
但是赤帝宫和白帝宫靠着传承宝塔,捉拿资质好的弟子,这就引来了争议。
桑子明领着莲香、秋婵和白飞儿,合力去闯通天塔。
闯关之法,跟白帝宫和赤帝宫的宝塔差不多。人在塔中,会碰到魑魅魍魉,也会面临仙人虚影的攻击。越往上难度越大,据说比别的宝塔困难数倍,所以自古以来,很少有人能闯到塔顶。
七十二层宝塔,据说是一件八阶仙器,总共分成八个境界,九层一个境界,有各种各样的传承,刻在石碑上。
四个人合力闯关,顺风顺水,只用了三天时间,便来到第九层。
第九层有黄帝四位妃子留下的石碑,包括嫘祖的《养蚕经》,方雷氏的《玉梳经》,彤鱼氏的《烹饪经》和嫫母的《镜观术》。
他们在这里停留了三个月,研究石碑上的经文。
嫘祖发明了养蚕之法,编著《养蚕经》。秋婵学习了经文,觉得对于培养冰蚕,让冰蚕进阶大有好处。
方雷氏不但发明了梳子,而且她有一件“玉梳”法器,既可以作为按压头部疏通经脉的工具,也能用来杀人御敌。这也是三百六十种神器模板之一,可惜流传不广,只在某些小地方有传承。
彤鱼氏的《烹饪经》引起了秋婵和白飞儿的注意,虽然说仙人可以不吃不喝,但是偶尔吃点佳肴也是一种情趣。
嫫母发明了镜子,她留下的《镜观术》引起了桑子明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