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领啐了一口血,道:“既然落在了你们手上,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归已面无表情道:“果然是李相派你去杀二小姐的。李相一高兴就得意忘形,总算露出了狐狸尾巴。我不杀你,我带你去见主子。”
叶宋跟苏静离京去到有匪寇的下一个城镇,因为下雪天,路面积雪且湿滑,行程比平时满了一半不止,又加上剿匪这件事情并不是迫在眉睫,苏静跟着她就带了些散心的意味,一路上倒是实实在在的观赏着风花雪月,等到附近山头的时候就花了两天一夜的时间。
时值夜晚。
山路特别难行。
叶宋等人在贼寇窝点的山脚下,观察了一下地势。苏静似知她所想,坐在马上,身上披的大毡盖住了整个马背,上面全是点点不融化的积雪,他说话时口鼻在月夜下呼出了白气,道:“看这地势,又有雪林做掩,就是想在这半夜杀上去,易守难攻,成功的可能性也不大。”
叶宋带来的兄弟们晓得苏静久经沙场,因而对他还是很信服的,便问:“那贤王看应该怎么办?”
苏静看了看这四面环山的,便道:“先找个地方,驻扎下来。等天亮了再从长计议。”
于是一众人马在离这山头不远的背面挡风的山谷中驻扎了下来。尽管山坡可以遮挡大部分寒风,可要是在这山谷中露宿一个晚上,还是冷得够呛。就是这一群常年习武之人,怕是也受不住。
幸好,他们在山谷的山脚处,找到了一个不深不浅的山洞,一群男人可以勉强将就一番,在山洞里生起了温暖的火,各自搓手取暖,看着外面的雪又开始下,颇有些意境。
季林就咂道:“啐,老子怎么不是读书人,不然看这光景,定要赋诗三首让尔等大开眼界。”
众人哄笑,然后斯斯文文的刘刖就成了众矢之的。有人提醒道:“啊呀刘军师不就是读书人么,什么都知道,肯定文采也不差,不如就赋个诗来给大伙儿解解闷?”
叶宋和苏静下了马,走在众人后头。叶宋手里拿着马鞭,还没到洞口,便看见了山洞里的火光,以及听见了他们大嗓门的谈话,大家伙的笑声,始才觉得有了两分暖意。从山谷的平坦地面到山脚的那口山洞,需要往上走几步,路面都是枯草,且泥土又湿软,那些个男人大刀阔斧跨上去的时候踩下一个个深浅不一的脚印,叶宋便顺着那些脚印往上踩。
怎想,一不留神,脚下就踩滑了。
苏静在她后面及时扶稳了她,一边若无其事地取出一块令牌交给他的扈从,并吩咐道:“去邻近县城里找县令调一些帐篷和干粮过来。”顿了顿看着冰封的河面,又道,“再拿几副鱼竿吧。”那扈从拿着令牌领命而去,随后苏静又回过头,扶着叶宋的手没收,对叶宋浅浅笑着温声道,“路滑,二小姐小心些。”
叶宋道了一句多谢,便稳住身形三两步跳了上去。
她踩了满脚的泥,和苏静双双站在洞口前,火光照亮了两人的脸。大家的眼睛纷纷落在两人身上,竟不约而同地觉得,或许是经过了漫长的时间洗礼,这两人出奇地般配。一时间都忘记了谈笑风生,纷纷沉默。
叶宋不太满意他们那带着满满深意的眼神,太过于直接,于是眉端一蹙,喝道:“都看着我们做什么,方才不是说得兴起么,继续说!”
季林回过神来,道:“啊哈,对!刘刖,该你赋诗三首!”
刘刖十分尴尬,故作谦虚地咳了两声,道:“刘某不才,什么都会,唯独不会赋诗。”他一瞥见旁边的苏静,坏水立刻就浸出眼底了,斯文地笑了笑,“贤王文武双全,经验也丰富,不如让贤王来给大家赋诗吧。”
☆、第133章:那些被困住的回忆
叶宋找了个地方坐下,随手解了肩上的大毡,把上面的积雪抖落,挽在臂弯里。她似笑非笑地看了苏静一眼,似乎也有了点兴趣,嘴上却道:“一帮粗人,贤王就是赋诗了,你们听得懂么?”
苏静人非常随和,大家没少和他在沙场亦或是其他地方打照面,因而都有些熟了。季林一向口无遮拦惯了,大着胆子说道:“既然我们大家都是粗人,那贤王就来点儿粗诗,我们大家都能听得懂的那种。嘿嘿,就像楼里的娘们儿吟的那种简单通俗的。”
此话一出,就遭了叶宋一记拍脑,骂道:“蠢货,那是淫诗!不是吟诗!”
季林摸摸脑袋,道:“那有什么关系,大家伙都喜欢那种类型的嘛。贤王以前够风流,一首诗定然是讨了很多娘们儿欢心,也好叫我们大伙儿都学习学习不好嘛?”
有人呸了一口,道:“就算你诗你学会了,可你能学会贤王的气度风雅吗,还有你有贤王那样的风姿绰约吗?哈哈哈哈笑死人了!”
刘刖连连赞赏:“不错,连用了两个比较雅观的词。”
季林爬起来就跟那说话的人按架,满口粗话。
这时苏静亦坐了过来,摸摸鼻子也不恼,颇有些幽默笑趣道:“实际上我也不是尽能讨得女人欢心,要真像你们说的那么神奇,那为何,普天之下便有一女子不买账?”
这普天之下的一女子,不言而喻了。大家的眼神都偷偷地瞄了瞄叶宋。
跟兄弟正打得火热的季林,一巴掌拍了兄弟的后脑勺,蹭起头来问:“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