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的,老弟,官场算是被你混明白了。
乾隆强压怒火。
按道理来说知府一类的小官,通常都是由吏部任命,呈上来折子,他简单批阅一下,自己是不怎么了解这个卢一发详细信息的。
巧合的是!
因为杭州知府空缺,急需人才上马,他特批了唯一一个任命折子,任命乾隆十三年的杭州进士卢一发走马上任知府一职。
根据档案,这个卢一发自从中进士后,因为不会使关系,不会谄媚上级,家中也是一贫如洗,所以只有进士之名。
每逢杭州官员出现空缺需要替补时,其名额也被占用,比卢一发晚中进士的人都纷纷有了一官半职,只有他碌碌无为,闲散之人一个。
加上周围人对其评价很好,不贪,不抢,不占。
正因为这种特质,觉得这卢一发是个老实人,至少不会贪污受贿,这才让这呆子走马上任。
属于一个临时工,替补人员!
说作为替补的老实人卢一发贪污,他着实不信!
这明显是欺负已经死去的老实人。
况且,卢一发犯不着为了贪点银子搞得杭州民怨爆发,被烹煮而食!
于情于理,都不是卢一发!
面对乾隆的分析。
王都统只有一句话。
“知人知面不知心。”
而王都统也不负众望,既然敢说,自然是有证据的,而证据就在,就在杭州城!
“皇上,给臣十天时间,臣不光能找到卢一发贪污证据,还能够找到那些被贪污的银两!
只要十天!”
官官相护……此刻,乾隆袖子里的手臂也仿佛泻力一般,他似乎明白所有,却又无力改变所有,人世间存在某种隐形规律,这规律来自人性,是桎梏,无法打破。
凶手是谁已经不重要了,有人担就成,银子能追回来就成,至于这追回来的银子是谁的,怎么来的,无从考究,也无法考究。
就这样吧。
只能这样了。
乾隆摆摆手。
立下严旨。
得了活命机会的王都统忙谢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