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火烧眉毛的乾隆不管,他已经没有任何办法,只要有办法,那就用!
什么断子绝孙,现在不用,大清亡了,他得立刻断子绝孙。
“杨流城多商贾,富甲天下。
咱们从这帮商贾身上再榨一次。
第一次是欺骗,这第二次自然不能再用同样的招数了。
得来硬的,强迫他们交钱。”
“至于叛乱,呵呵,自古还没听说商人也能闹翻天呢!”
乾隆点点头答应,商人确实不能闹翻天,历史上农民起义很多,但商人还确实没有过。
现在他也算是看明白了,百姓那是一动就反。
官员又是拱卫自己的阶级,不能动。
王宫贵族都是和他有着千丝万缕血脉的,也不能动。
唯一能够动的就只有那些富的流油的商人们了。
只不过这一次,赵清廉显然是不能去的,他估计一旦踏入杨柳城的大门,便被扒了皮,只能是和珅,
对,也只有他了。
就用朝廷还款之名,把杨柳城的富商都再一次聚集,扣押,而后要求以银换人。
这笔金额用作补贴杭州城的老百姓,安抚他们,这样一来,也就平息了叛乱了。
圣旨下达,快马加鞭,大臣钦定,火速前往杭州城。
……
十天后。
杭州城的众多商贾是画家欢呼雀跃的。
终于,终于,朝廷愿意还钱了。
看着手中的一张张皱巴巴的昔日和赵清廉签下的条约,激动万分。
朝廷到底没有食言呐!
自从扬州城改名原杨柳城,城中的商贾们被赵狗贼明明白白结结实实敲诈过一次后,他们可谓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官府任何邀约从不过去。
但彼时不同。
官府总算是愿意还钱了。
这钱不要王八蛋。
说实话,朝廷也该还。
早就听说朝廷在杭州执行改稻为桑计划,进行的如火如荼,银子没少搂,也该兑现曾经的承诺,偿还银子了。
杨柳城的街道上,官府的兵吏手提铜锣,铜锣发出的声响,震耳欲聋,生怕有人不知道官府要还银子了。
时任杨柳城县令的柳先开挨个登门,向杨柳城的每一位商贾一一道歉,并且说明,这一次朝廷还钱之诚,且过来押送银子的不是赵清廉。
听到没有这个可怕的人物,杨柳城的这些商贾们是又失落又开心。
失落的是,该死的赵清廉没有过来,如果他敢过来,一定扒了他的皮,吃了他的肉,敲碎他的骨!
高兴的是,不是这个姓赵的王八蛋过来,他要是过来,就算就是说破天,也不会有人相信是来还钱的,绝对是又一轮的镰刀。
在这种又惊又喜的复杂情绪笼罩下,杨柳城的商贾富豪们一个个摩拳擦掌,备好马车,准备去运银子。
当然,为了以防万一。
一个个也是贼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