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义军五股合成一股他是料想到的,也是他暗中推进了的,没有自己故意粮食给王家,没有自己故意去和严家做生意送上五十万两大礼包,他们两家有什么能力和实力崛起?
又有什么实力去河南过去和清军阿桂等人碰碰?
如今这五方势力纠集到了一处,一路南下而去,虽然自己也不知道他们的目的地是哪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已经多达二十多万的起义军,已经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消灭的了。
他们将成为一股可以长时间牵制清廷的一股力量。
非两三年可以消灭。
朝廷将会被这股起义军拖的疲惫不堪。
而他,也将在这期间拥有权倾朝野的机会。
其实从一开始,自己暗中培植这五股起义势力,就没想要他们最终推翻清廷,他们也没那个能力。
他们只是自己的工具,给自己制造权倾朝野,颠覆清廷的工具。
有一句话说得好,没有机会就创造机会。
一个王朝分为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
内部力量就是指可以决定国家大事的一帮辅国良臣,通常都是文臣。
外部力量指的是这个国家拥有的军事力量。
创造起义军的目的,是让其在与朝廷不断的大小战斗之中,消耗掉清廷的八旗军,要知道为了防止汉人叛乱,自大清开国之后,便在各地都驻扎有八旗军队,设置总兵。
只有消灭掉各地的驻军,才能够让朝廷失去统治的根本力量。
就比如再过几十年发生的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起义是整个清王朝历史中最重要的一环,虽然最后没能够推翻统治,却在长年累月的战斗中消灭掉了清廷在南方的军队,让其丧失了对南方地区的控制。
也是自太平天国后,清王朝不得不启用汉臣,训练汉兵。
自己制造的起义军的作用和未来的太平天国相差无二,瓦解和消灭清军在各地的武装力量,让其统治从根本上动摇。
起义军不光可以动摇清王朝的统治,还能够让自己自身的作用得到放大,从而掌握军政财等全部大权,架空大清内部。
一步步成为董卓,曹操那种幕后操作,视皇帝如虚无的人物。
……
皇宫,紫荆城。
乾隆已经气的吐出了血,自己苦心积虑设计的计划,终究成了一场空。
不光成了一场空,贼人还以二十万兵力,直扑南京城,成功拿下南京。
相比于贼人的节节胜利,他这边倒是节节失利。
南京丢了,阿桂的二十万大军也因为军费开支巨大,无以为继,解散退回……
眼睁睁看着南京城丢,看着起义军如同吸血虫一般趴在身上最重要的部位吸血,他却无能为力。
此时的大清就像是一个在病床上瘫痪的老人,眼睁睁看着吸血虫发育壮大,只剩下哀怨叹息。
因为国库没银子,支撑不了长久的二十万大军围城任务,这个最令乾隆懊恼。
难道,难道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蛆虫一步步长大,蚕食大清的血肉吗!
咳咳咳——!
说到激烈处,乾隆从卧榻上坐起,咳出血来。
贴身太监李玉忙过去用手绢接住,欸呦喂的心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