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山历来以道教闻名,为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中的第五洞天,茅山道的祖师大茅真君茅盈曾于汉时入山隐居修炼数载;八仙的之一的张果老亦曾修道于此。
可是在如今的江湖上,提到恒山,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不是那些道观。而是位于见xìng峰上的恒山剑派。
见xìng峰的山路之上岳灵风和刘菁并肩而行,一面走一面欣赏着见xìng峰上层次分明、美如画卷的断崖绿带。
到了半山腰的时候迎面一下来一个年轻的尼姑,来的岳灵风和刘菁面前双手合十弯腰行礼,说道:“南无观世音菩萨,请问两位施主来恒山是上香还是还愿?”
岳灵风和刘菁连忙还礼,岳灵风到这个尼姑虽然没有带剑在身,但是身上所穿的缁衣与以前见过的恒山众位尼姑款式相似,应该是恒山派的尼姑,于是说道:“在下华山派岳灵风,奉掌门之命有事前来求见恒山派掌门定闲师太。烦劳师太通传一声。”
那年轻尼姑闻言说道:“原来是华山派的师兄,请随我来。”
*****************************
首发,如果您喜欢本书请支持正版
谢谢大家的收藏和红票
谢谢大家的捧场
谢谢大家的捧场和月票
………【第九十九章 拜见三定入禅堂】………
() 那年轻的尼姑在前面领路,岳灵风和刘菁在她身后相随。。。 山风吹过,那尼姑的缁衣随风飞扬,颇有几分离尘脱俗之感。
与华山相比,恒山的山路虽然也算陡峭,却并不险峻。那年轻尼姑轻功颇有根底,如同矫鹿般在山路上纵跃,身姿轻灵。
岳灵风和刘菁则是在后面不疾不徐的跟着。古墓轻功飞绝天下,他们二人又是在华山走惯了山路的,跟在这位年轻尼姑的身后,好似闲庭信步一般。并不见他们二人如那尼姑一般纵跃,只是迈开脚步走着,便跟上了那位尼姑。
不一会儿,三人便来到恒山派的主庵。将岳灵风和刘菁二人带到了偏殿,两位小尼姑奉上香茗,那年轻尼姑便向定闲师太通报去了。
岳灵风环顾了一下这间偏殿,白墙青砖,家具也极为古拙朴素。端起茶盏,轻轻的用盖刮开茶沫,只见茶水清澈碧绿煞是好。
刚刚喝了两口,殿外传来的快速但并不显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岳灵风和刘菁放下茶盏,只见一个身材高挑的尼姑走入偏殿。
那尼姑长得极为英气,对岳灵风行礼说道:“阿弥陀佛,贫尼法号仪和。见过华山派岳师兄,这位师妹是……”
岳灵风和刘菁站起身来还礼,岳灵风说道:“仪和师妹有礼了,这位是在下的内刘菁。”
刘菁微微屈膝,对仪和道了一个万福说道:“见过仪和师姐。”
仪和说道:“岳师兄、刘师妹,掌门有请。二位请随贫尼来。”说罢在前面引路。
仪和带岳灵风二人穿过了好几重院门,来到了一个极为幽静的院。三人在一间禅房门口停下,仪和向岳灵风和刘菁微微颔首,示意二位贵客稍等,自己先叩门。
只是还没等仪和开口,从禅房之中已经传出一个平和慈祥的声音说道:“仪和,快请岳师侄和刘师侄贤伉俪进来。”
仪和心中奇道:“这位刘师妹我刚刚问来姓名和身份,师父怎么就知道了?真不愧是师父,江湖上都说师父是‘十年不出门,遍知天下事’。来师父真的有此神通。”
这仪和自幼出家,在恒山派长大。虽然xìng直爽,但是终rì里不是修习武功就是jīng研禅法,对于世俗之事却不熟悉。
可是,身为身为掌门的定闲自然不会这么孤陋寡闻。
带着岳灵风上山的那位年轻尼姑将岳灵风和刘菁二人的外貌形象对定闲师太一讲,定闲师太心里就知晓了。
岳灵风当初击杀田伯光,救下仪琳,与恒山派早有一段善缘。如今他和一个少妇装扮的年轻女一同上山,那位女定然就是他去年新娶的妻,已经退出江湖的衡山派刘正风之女刘菁了。
这个年代,断没有一个男人独自带着别人的老婆到处跑的事情。何况,岳灵风娶刘菁为妻之时,定闲师太作为恒山派掌门也是派人送去贺礼的。
二人随仪和进了禅房,见到禅房内有三位老尼正对门口盘膝而坐。
正中那位老尼慈眉善目,一身粗布僧袍纤尘不染,想必就是恒山派的掌门定闲师太了。
她右手边蒲团之上坐的是岳灵风在衡山见到过的定逸师太。这定逸师太身材高大,眉目之间颇具威严。当rì在衡山城外,岳灵风从田伯光手里救下了她的爱徒仪琳,是以她对岳灵风的印象极佳,见到岳灵风进来往rì严肃的面容也挂上了一丝笑意。
那么坐在定闲师太左手边的应该就是恒山三定之中的定静师太了。她是定闲师太和定逸师太的师姐。年龄最长,面容略显苍老,但依然jīng神矍铄,眼神开阖之间有jīng光shè出,显然内功深湛。
仪和将岳灵风夫妇请到禅房之内,旁边另有一位小尼姑给二人奉上香茗之后,便与仪和一同悄悄的退出了禅房。屋内只留下了恒山三定和岳灵风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