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疑情记沈夜的免费阅读第17章 > 第3部分(第1页)

第3部分(第1页)

我有幸得与董橙衣共骑一马;不知那马有无怨言;因为一下子它身上就多了60多公斤啊。

马蹄践踏着枯枝败叶;时而溅起一串串污泥浆水;散发出阵阵霉烂气味。所行的路是我曾经探过的;只不过因为下雨和时间的问题而未曾走完。晕啊;如果早些把这条路探完;我肯怕早就下山了。恨啊!

董橙衣许是看到了我的不寻常举动;就问道:〃何事懊恼?〃  〃我从不知道这条就是下山的路。〃我咬牙切齿的说。

骑马约有三四个小时;终于到了平地;又向南走了大概半小时;终于看到了一座城池;四周的高墙足有十丈高;中间矗立着高高的箭楼;东西两边耸立着戊楼;城楼上是列队齐整的兵士;矛戈森严;铠甲闪光。城楼后慢慢升起的炊烟被强劲的北风很快吹散了。

心里的兴奋啊;无以言表。

当来到城楼前;只听到城楼上有人喊叫〃三王爷回来了;快开城门〃。

吊桥缓缓放下;我们得以进得城门。

本来我欲在进城后即让董橙衣放我下马;可不知是她没听到还是别有原因;她直到队伍行进到了一座府邸前才放我下来;此时我已双足无力;小腿只颤;站立不稳;我从来不知道光骑马也能让人肌肉乏力。

府邸就如我在电视里演的一般;气象崔巍;两张锃亮的铜钉大门;血红的廊庑栏栅;映着对面的重檐照壁;十分耀目。栏栅内右首一张大鼓;门外一对盘伏的石狮怒目睥睨;十分威武。大门外两旁站立着全身戎装的兵士;护心境、铁披肩光亮闪烁;头盔尖顶上彩缨摇晃不停。

府邸门额上有着四个我不认识的古文;大概是写的什么衙门之类的吧。

下得马来;我不与其他人交谈;只向董橙衣告辞。我本来就与他们不熟;自不能与他们厮混在一起;我只想平平常常过日子;最好是回到21世纪。

董橙衣只是默默打量了我一番;而后颌首让我离开。

我背着我的背包;提着我的特大号包袱;一步一挪的走向侧边的大街;我的新生活就要开始了。

我不知道走了多远;一路行来车马人烟稀少;市肆散淡;想是与战争有关。

我来到一茶肆前;笑着向一茶博士道了一声:〃打搅了;小女子有一事请教。〃  本来我近到跟前时那茶博士似乎脸有笑意;我一开口其失望神情已显露无疑。并没推拒于我:〃姑娘但说无妨。〃  〃我从远处而来;停留于此地;小哥可否指点小女子;附近可有一清白的寡妇人家;以便我暂时落脚;不胜感激。〃  〃哦;姑娘若信得过;就随我前去如何。〃茶博士顿然回话。

茶博士一路领我拐过一条巷子;来到一条小街上;倒不是我艺高人胆大;实际上我手中一直撰着防狼喷雾器;人不可不防啊。

世上的热心人还是多;不多时就来到一门前。

〃李嫂子;开门啊。我是周富。〃茶博士上前叩门。

开的门来;出来一粗布衣裙女子;年约三十上下;却收拾得极其干净。

〃周兄弟;啥事啊。〃

〃是这位小大姐想找个地方落脚;我便想到了你。你自己与她谈吧。〃周富转身离去。

于是我便与这位李嫂子商定了一切事宜。

在路上时周富已有介绍;李嫂子娘家姓李;十六七岁上就嫁给了一个姓蒋的读书人;没多久生了个儿子。蒋秀才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不事生产的人;只晓得读书;一家全靠李嫂子浆补缝织过日子。没几年蒋秀才因病死了。目前只有她和十三岁的儿子清苦度日。周富是她娘家的远方亲戚;有时得他周济;也还算过得去;只是近几个月边关战事;城里的有钱人已移居内地;找她浆洗的人也少了许多;便有些捉襟见肘了。

因为我身上并没有钱;也不知道现在所用的钱是什么样子的;所以便与李嫂子谈好走前一并付清。

早已过了中午;但我是饥肠渌渌;没得法子;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

幸好厨下还有火;于是自行上场来了个小炒土豆丝;我善于烹饪;手艺绝对好;油盐和辣椒是我带下来的;可惜没得醋;少了些味道。无饭;可吃了半盘土豆丝已经觉得饱了。

抹抹嘴;准备再同李嫂子讨论一点问题;却看见她只盯着那盆土豆丝。

〃李嫂子?有何事?〃不会是被我的手艺吸引了吧?我怎么感觉她在流口水呢。

〃这些菜姑娘是准备留到晚上再吃吗?〃

〃李嫂子想尝尝吗?〃我随意的回答。不就是一盆土豆丝嘛。

〃我想留给小儿下工回来吃。不知行否?〃对了;她不是有个儿子吗;我还没见过。原来是出外打工去了。可是十三四岁的小子能做什么事呢?

经询问方得知;她儿子名叫蒋安;打仗前在街上一私塾念书;现在只能在外打点短工;贴补家用;但人小力量有限;雇的人并不多;赚的钱也有限。

我从她的嘴里也知道了现在的国号为齐;世称北齐。是隋末群雄征战;最后四分天下;齐的开国之君为崔景珍;是为齐太宗;太宗传位于长子;谥号宣宗;又传位与现时的皇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