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明朝当官有多惨 > 第三章 还是没名字(第3页)

第三章 还是没名字(第3页)

而这些身在名单中的人,此时就聚集在西长安街的严府中,焦急惶迫不知所措。

佥都御史鄢懋卿,兵部右侍郎魏谦吉、工部左侍郎刘伯跃、刑部右侍郎何迁、右副都御史董威、佥都御史张雨、顺天府尹孟淮、户部侍郎胡植、光禄少卿白启常、右谕德唐汝楫、南京太常卿掌国子监事王材(这家伙挂了个南京的虚衔,还未上任)、太仆丞张春以及严嵩的女婿广西副使袁应枢等数十人,纷纷围坐在严党智囊严世蕃周围,向他哭诉李默的狠毒。

严世蕃已经好言相慰了许久,眼见这些人还哭诉不止,不由得露出烦躁的神色:“……早都跟你们说了,今年李默要收拾你们,让你们把屁股擦干净,你们哪个听话了?让人揪住了小辫子,才恨自己不是和尚?!”

“哎呦小阁老,”鄢懋卿就道:“那李默是早就抡圆了膀子要干这一仗!考察之法已经成了他们李党党同伐异的工具,他们就是要借着这个机会,大肆罢免咱们!就算咱们各个两袖清风,各个才能杰出,那还是要倒在他李默的手上!”

“是啊,”众人纷纷道:“难道就坐视这李默如此嚣张?”

“今年本来只外察的,”严世蕃道:“但皇上不放过咱们,非要让咱们严党,谢罪天下啊!”

要说今年是大计之年,严党从去年开始就做好了准备,因为对每一个阵营来说,京官外官基本上一半一半,哪怕李默借故将严党的外官都黜落了,只要京官没问题,外官就还能提拔。但现在明显是皇帝要拿严党平息地震之后,天下百姓对“政不通,人不和”的怨气。

听到是皇帝的意思,所有官员只感觉一股寒气窜到了头顶中,哆哆嗦嗦道:“皇上的意思?”

“皇上是觉得咱们严党声势浩大,有点威胁了,”严世蕃道:“便要借着地震和京察拿咱们开刀……但究竟是一刀子捅死,还是放放血,你觉得皇上是什么想法呢?”

被问到的顺天府尹孟淮面色发白:“下官、下官怎么知道?”

“你不用知道,你只要知道李默即使手握大权,杀伐无忌,也没法将咱们一棍子打死就行了。”严世蕃道。

严世蕃能有这话,心中也是有把握的,很快严嵩身边的老仆出来:“相爷让大家伙儿都回去,该自辩的自辩,该挂冠的挂冠……天塌不下来。”

严世蕃睁开眼睛,见户部侍郎胡植还逡巡在原地,没有离开,就道:“你还有话说?”

“是为了小儿胡士彦……”胡植凑到严世蕃身边,道:“他不是中了乡试,来参加春闱吗?”

“知道了,”严世蕃不耐烦道:“到时候会给你字眼的。”

“不是,不是。”胡植一喜,然后才把一甲楼中发生的事情告诉了严世蕃。

严世蕃的眼睛一沉,一股怨毒从他的眼里射出来,“……贪官剥皮?我们严家还没垮台呢,他们就敢这么说,若真垮了台,岂不是叫这些鸡群鸦属给说到不堪入耳?”

等他回到后堂,见到了闭目养神的严嵩,才怒气冲冲道:“要不然咱们都豁出了,你做初一,我做十五,即算两败俱伤,也要让这些不可一世的小人都尝到滋味!”

“你又怎么了?”严嵩问道。

“咱们养精蓄锐,按兵不动,便让人以为咱们是强弩之末,束手无策了呢,”严世蕃道:“连一帮士子都不将咱们放在眼里了!难道在别人眼中,咱们是真的势微力颓,大厦将倾了吗?”

“这不正是咱们想要看到的吗,”严嵩道:“示敌以弱,以退为进,将……”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严世蕃道:“我就多多给他,看能不能撑死他!”

这一次,李默大肆罢免,只见一份名单上,六七成都是严党,等到时机差不多的时候,严嵩方才指使兵科都给事中上疏弹劾李默“废法行私……以清仕路”,认为李默已经将考察官员的大计,变成了专意攻伐严党,党同伐异的工具,这奏疏肯定是有了效果的,因为被留中了……

要说皇帝本来就授意李默贬斥严党,怎么还会被这话所触动,那是因为这位给事中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观点,那就是如果再继续纵容李默如此,那就是为以后的京察外察开一个坏头,本来以前大家京察最多不过虚应故事,彼此相安无事,但现在就会挑动党争,从今以后的每一次考察,都会之沦为各个集团互相攻伐的角斗场。

那当然要让皇帝警惕起来了,要对严党下手,也要再三思虑一下。

这一手是奏效了的,何况严嵩还有一个大招,全在即将入京的赵文华身上。胡宗宪用兵大利,破贼周浦,俞大猷、唐顺之破贼于海洋,赵文华得意洋洋地宣告水陆成功,江南清晏,奏请还朝。

嘉靖帝就算要清算严党,也不能对赵文华这个“大功臣”如何,相反严嵩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巧言惑上,让皇帝回转心意,念起他严嵩以往的好来,严党就会得到喘息。

“今年风声太紧,会试主考官不是咱们的人,我看这一届弃就弃了吧,”严嵩道:“也别给胡植的儿子卖字眼了,搜也搜不到他的卷子。”

糊名誊录是不能防止舞弊的,关节最新流行买卖字眼,在试卷的某个地方使用几个特殊的字,那阅卷时一下就能分辨出来,加以关照,但今年八个同考官里只有一个是严党,无异于大海捞针,严嵩倒是有些气魄,干脆就将这一科完全抛弃了,送给徐阶。

“爹,你这样对徐阶示好,又有何用?”严世蕃怒道:“皇帝用一个李默不够,还要用徐阶这老东西分咱们的权!”

“徐阶不是分咱们的权,他分的是李默的权,”严嵩道:“李默不知道,但徐阶心里明白,我既然不干预他的会试,他投桃报李……三鼎甲一定会有一个江西人的。”

眼看会试大比的日子越来越近,陈惇反而放下了书本,在京城大街小巷闲逛起来。陪他上京来的陆氏的老仆帮他准备了一应考具,然后带着他来到京城的兴盛昌钱庄来,正位于繁华的东华门大街上。

东华门在元宵的时候有整整一条街的灯市,现在已经没有了,都是商铺小贩云集的地方,不过依稀应还能看到灯市的余韵。一条大街上还有鲜鱼市、肉市、果子市、布市、草市、猪市、粮食市、珠宝市、瓜子市等。附近胡同内多是工匠作坊、货栈、车马店、旅店、会馆以及戏园。西侧里街为珠宝市。

此时还没有所谓的潘家园琉璃厂,最大的珠宝玉器市场就在东华门,宝源局也在东华门,门口集中了官炉房,熔铸金银,所以许多钱庄银号都纷纷在这里开设,这就是一种消费心理;让达官贵人就在钱庄上兑换真金白银,然后购买珠宝玉器。

“我看这市场还可以再扩大,”陈惇就道:“要是再在这里开秦楼楚馆,那不是更促进消费了吗。”

陈惇是很想去闻名已久的八大胡同逛逛的,但无奈吴家的仆人、陆家的仆人把他管得死死地,一个个都说是奉了老太爷的命令,不许他胡闹。

他在兴盛昌里看了看,发现来来往往的客户还是不少的,但要是和旁边的几家银号相比,那就有点落了下风。

他一问才知道,陆氏的兴盛昌在江南是当之无愧的老大,但在江北,却受到了山西人开设的日升隆的排斥和打击。而有意思的是,日升隆的发展历史乏善可陈,起步什么比兴盛昌晚的多,但在江北却执牛耳,无可动摇,陈惇一开始一直以为,因为日升隆的幕后老板,正是富甲天下的晋商,凭着无比雄厚的财力,以及仗着雄厚财力所结下的人脉,让他们在官场上占据优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