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猛说道:“我采俩羊肚菌,猴头菇刚看见这个。”
“就这些吧,咱们回家。”吴昊说着让小棕带路往北去草场,争取晚上赶到河边。
出了林子休息吃东西时,吴猛问道:“二哥,那三个棒槌是多少年的?”
他懂一些赶山的事,但看不出来人参的年份。
吴昊就知道他憋不住,从篓子里拿出人参指着芦头说道:“人参茎,每自然脱落一次,芦头就有一个疤,行话叫芦碗。芦碗数量越多人参年份越大,“
又指着须子说道:“人参在地下生长几十年,会有许多参须腐烂留下一个个伤疤,行话叫珍珠点。珍珠点越多,人参也就越老。”
两个脑袋凑过去观察,关子龙没动,他总收山货懂这些,接话道:“俗话说,七两为参。八两为宝指的是老秤。”
老话:半斤八两,古代八两对应现在的半斤,也就是五两。
“对。”吴昊点头继续说:“看完芦头和珍珠点就看重量,人参种子三年才出土。”
“这时它的根须很短,吸收营养缓慢,就算土壤肥沃,二十年人参也很难超过一两重,我说的是现在的称。”
“四十年人参根须长了,超过二两的也不多,就算百年参,也就是五两多点。”
j省京城展厅那苗参王就是五两多点,还有几苗百年人参也是差不多重量。
最高年份那苗人参有七两重,年限达到二百多年,是已知的最大人参。
关子龙补充道:“就是二十年一两往上加,三两差不多就是六十年人参,能长这么大的人参,品相几乎都不错。”
“有些休眠的,受损的人参长不了这么大,六十年人参送富太太那里去能卖六千块。”
“那些富太太看中的是年份。”
吴猛问:“按这个算法,八十年人参就值八千呗?二十年的值两千呗?”
关子龙摇头:“不是,八十年的人参还能长价,年份低的要掉价,现在二十年人参估计也就几百块钱。”
“这都是卖富太太的大概价钱,如果卖别人,起码少卖一大半,三两的人参可能就卖三千。”
吴昊笑道:“而且还不好卖,要拿去创汇。”
现在创汇排第一位,好人参要偷偷卖才行,还要往远处卖,比如港岛那边或者ao门。
其实八十年的人参卖三五万块都不贵,就算在这个年代都是便宜到姥姥家了。
以后翻二十多倍才是它真正的价钱,也就是最少百万以上。
因为三十年以后,几乎没有多少超过五十年的人参,品相好的能卖五十万。
他记得那苗五两的参王是八一年出土的,当时商店怀疑这么大参是假的。
后来出价一千六收购的,不错,就是一千六,送到京城又奖励三百。
十年后又出土一苗差不多大的人参王,药厂花一百八十万收购,然后卖了三百多万。
九四年的一百八十万是什么概念?
同样的参王,一苗一千九,一苗一百八十万。
那苗七两的参王在三十年后,一千万都买不到。
喜欢从赶山开始建农场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从赶山开始建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