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啦知道啦。以后我都听你的。”
。。。。。。
另一边,封丘县县衙,卢刺史正在接待杨御史。
“不知杨御史远道而来,有何关照啊?”
杨御史满脸堆笑道:“哎哟,卢刺史,你看看你说的什么话啊?应该是你关照我才对嘛。”
“哦?”卢杨不解,头上出现了三个问号。
杨御史拿出一个任职文书,恭敬的递给他。
卢杨好奇的翻开一看,然后手一抖,任职文书掉落地上。
“卢刺史?”
“对不起,我太激动了。”
激动个屁啊?我真是草了!原本想着能平调,赶紧远离那两个瘟神,结果。。。。。。
好消息是,他升迁了,从正四品下,一下子提到从三品。
坏消息是,他要去并州做刺史,与狄仁杰和宋真再次同事。
卢刺史欲哭无泪。
李治觉得他这个刺史做得很好,不像别的州刺史,故意隐瞒命案。
而且,判决十分公正合理,当赏。
李治深刻意识到,底下的臣子在阳奉阴违,为了给他看到一个盛世,故意将天下粉饰太平。
主要是那群刺史做得太特么离谱了。
一个上州,有3万户以上人口,尼玛三年了,整整三年了,才递上来一件命案?
这合理吗?
你看看人家汴州,短短几天,就提交上来3件命案,毫不掩饰。
这才是为人臣子嘛,这才是人民的好官嘛。
李治在大殿中将底下大臣痛骂了一顿。
“正是因为你们得过且过,欺上瞒下的行为,让整个大唐的子民,有冤不得伸,有怨不得平,你们说,子民们会如何看待朕?”
大理寺卿叹了口气,寄,以后的清闲日子,怕是无了。
说实话,下面的人为何不报,其实跟大理寺是有一定关系的。
都说大唐律法完整,但就是太完整了,导致判案流程过于繁琐。
像狄仁杰这样,能将《唐律疏议》倒背如流的人,根本没几个,大多数都要现场翻字典。
而且上报了大理寺,命案是需要复核的,万一让大理寺的人发现了什么好歹,轻则罢官,重则流放。
谁愿意承担这个风险啊?那还不如不报呢。
还有,当地士族的势力根深蒂固,有些人,他们根本惹不起,只好睁只眼闭只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治在大殿中,郑重的点名表扬汴州刺史卢杨,要求各位好好向他学习。
为什么不提狄仁杰和宋真呢?因为他们还不够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