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伯想都没想直接回答道:“杨氏啊。”
蜀州杨氏,曾经出过一个名人,那就是后面的杨玉环。
父杨玄琰,曾担任过蜀州司户,杨玉环的童年是在蜀州度过的。
李治写下了小妈文学,作为亲孙子的李隆基自然毫不示弱,共同演绎一出好戏,《精壮公公俏儿媳》。
狄仁杰继续问道:“那除了杨氏呢?”
老伯思索了一会儿,他意外的摇了摇头。
狄仁杰故意说道:“来之前,我听说蜀州有庾氏和汤氏。”
“没听说过。”
“?”
诡异的事情出现了,狄仁杰在市集中,跟不少商贩都询问过,奇怪的是,庾氏和汤氏就好像从来都没有存在过一样。
如果不是温虞两家的小册里明确写着这两个士族的姓氏,狄仁杰都要怀疑自己是对是错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
分散调查的尉迟峻俊众人回来后,他们也反馈了这个问题。
“老狄,会不会是小册里出了错?”
“应该不会有错的。”
这种情况从来没发生过,两个偌大的家族居然凭空消失在民众们的脑海里。
这符合常理吗?
而且,有一个自相矛盾的地方。
假设庾氏和汤氏真的不存在,那么蜀州刺史为何会故意仿造出一份灭族的案宗出来呢?
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狄仁杰对当地早已预料到自己要调查的对象见怪不怪了。
毕竟圣人安排钦差大臣到各地调查温虞谋反案,早就传遍了大江南北。
假设庾氏和汤氏存在过,为何民众们却纷纷都回答没听说过呢?
一行人又调查了三天,将蜀州各个角落都问了遍。
诡异的是,真的所有人都说不知道,不清楚,没听过。
“老狄,好像真的没有庾氏和汤氏啊?”
狄仁杰沉声道:“我知道。”
尉迟峻俊突然感觉头皮发麻,他颤抖着声音说道:“会不会是,当地府衙给民众们都喝下了某种药水?让所有人都集体失忆?”
“。。。。。。”狄仁杰无语的瞥了眼他,你能不能靠谱点?
“其实我怀疑,庾氏和汤氏很有可能并不是指士族,而是另有所指。”
既然不是士族,那么,会是谁呢?
这两个姓氏,到底有何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