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沉默的人都有自己的表现的时候,就像花朵,它没有声音,但它有色彩,有美丽脸蛋,你的听觉感受不到,一旦你的视觉感受到了时候,你就会赞叹,惊讶,世界还有这么美好的东西。
依依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他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人的举动,但他有一股坚忍不拔毅力,一个远大而美好的理想。他在每项学科的成绩单上展现才华。在崇尚成绩的时代,依依成为一个佼佼者。
依依是抱着一种求生的欲望,一种感恩的心态,一种对家庭的负责对待学习的。学习不仅是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生存需要和社会责任。他如同沙漠里骆驼,见到滔滔的河流,如饥似渴,迫不及待,大口汲取知识。
他优异的成绩,诚实的品德,高尚的情操吸引着一个女孩。这个女孩就是同班同学陈忆杨。
忆杨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父亲是一名副部长,母亲杨梅是北京名牌大学的教授。忆杨从小就受到家庭的熏陶,眼光挑剔,十分清高。也许依依是来自最底层,他的面貌不是她所熟悉的,因而感到新鲜,稀奇。也可能是猎奇的心态,让她对依依感兴趣。
毫无疑问她的成绩远不如依依,可能这就是一种缘分,忆杨有什么疑问和难题,总是请依依解答。依依呢是有问必答,有求必应,久而久之便产生了感情。
到了大四的时候,依依和忆杨关系已经成了人人皆知的事了。同学们都羡慕这是郎才女貌的一对,是优势互补的一对,是天意合成的一对。
即将毕业了,一天,忆杨把依依带回了家,依依忐忑不安跟着忆杨进了陈家。
初次见面,就赢得了忆杨父母的好感,他们以为长不大的女儿,不知道会做出什么样幼稚的事来。眼前端正、文静、沉稳的依依很顺眼。
于是忆杨一家带着依依到了一家豪华的宾馆,吃了一顿像样的宴席,这就表示父母的态度。兴奋的忆杨欢喜雀跃,显得格外开心快乐。
一天,忆杨很高兴的对依依说:“我爸爸说了,在我们没有分配工作之前,请你爸妈来一趟,大家见个面,把我们俩的事情定下来。”
依依说:“那好,我给爸妈打个电话,让他们抽时间来一趟。忆杨,我怎么感到不安呢,我的父母可都是乡下人,和你爸妈的差距太大了……”
“有什么好担心,都是一个鼻子两个眼睛。”
“忆杨啊,你不了解我的心,越是珍惜就越是担心失去,越是向往的就越怕得不到。”
一个夏天的傍晚,晚霞如血,郑余一叔叔一天的生意非常的顺当,200元进账了。该轻松一下了,于是他走进理发店,理完发,随便买了母亲喜欢吃的小笼包子带回了家。
刚进门,荷花就迎了上:“哎呀,怪不得今天太阳这么亮,原来我们余一的头发添的光,今天怎么这么漂亮啊,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好事?”
“去你的,妈,我给你买了小笼包子。”
“余一啊,依依最近怎么样了?工作安排好了没有,怎么听不到他的电话呢。”
“是的,这孩子怎么没有声音了?”荷花说。
“嘟嘟、嘟”电话铃响了。
“快接电话,一定是依依的电话。”奶奶关切的说。
“妈,我是依依,奶奶呢?”
“孙子要你呢?”荷花高兴地说。
“依依啊,怎么这么长时间不来电话啊,奶奶想你呢。”
“奶奶,我也想你。是这样的,我的女朋友忆杨要妈妈爸爸来北京一趟,她父母亲想和爸妈见面呢。”
“那好,那好,我这就叫你爸接电话。”
就这样余一答应,下个星期日坐火车到北京。
谁也没有想到,他们到北京竟然出了一个令人尴尬的笑话。
三十九
三十九 鸳鸯澡
玲芝奶奶听说孙子对象的父母要见郑余一和荷花,很高兴,就吩咐道:“你们这几天要好好的准备一下,到街上买几件像样的衣服,做个好看的发型,北京不是小地方,那是首都,是个讲排场讲时髦的地方,不要让人家看的土气。”
“妈,你也和我们一起去吧,看看孙子,也到天安门去看看。”
“妈不去,老了,就在这给你们看家守舍,回来不要忘了把依依和对象的照片带几张。”
“妈,我们一起去看看现在的北京是个什么样子,现在我们条件好了,就算一次全家旅游。”
“妈不去,等依依结婚了,我一定去看看。30多年了,不知北京变成什么样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