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海禁之策“柏弟。”
“对于你,我自然是百分之一百的信任,只是这些年以来,你应当知道自从父皇剿灭了张士诚等人后,他们的残部在海上兴风作浪,还勾结倭寇,给我大明海疆带来了无尽的祸患。”
朱棣眉头微皱,“也正是这个原因,父皇当年才下定决心海禁。”
听到这些话。朱柏也明白,这个时候朱棣是真的把他当自己人了,所以才会对他说这些话。只不过,通晓了后世历史的朱柏却知道,朱元璋当年的海禁政策,的确可以一定程度上防范倭寇。但若放在整个历史长河中。他的这个政策还是弊大于利的,甚至说句马后炮的话,这完全就是因噎废食。毕竟,当时大明王朝的综合国力,是当时世界上顶尖的,当年那些被朱元璋赶到海上的一些残部,本来就已经是残兵败将,就算加起来也不是大明的对手。更别说他们之间本来就矛盾重重。他们基本对大明没有太多威胁。相反,因为这么一小撮苍蝇,废除了整个大明王朝一个很重要的财政收入,这多少有点得不偿失。大明王朝物华天宝,物产丰饶,自从唐宋以来和外国人做生意都是贸易顺差。数以百万两的雪花银往大明输送。若是朝廷能使用这些银子富国强兵,后世,哪里还会有英法那些国家联合侵华的事情?只怕几次工业革命也会首先在华夏开始。这也就是所谓的一步落后,步步落后。最后,才会有了华夏接近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这都是实打实发生的事情,这一次,朱柏既然穿越过来了一次。他就要尽自己所能。不让这些事情再次发生。“柏弟?”
“我所说的,你都听懂了么?”
这时候,朱柏自己思绪万千,一时间竟然忽略了面前的朱棣。“殿下所言极是,不过,我还是恳请陛下给我一个免疫海禁的政策。”
朱柏认真的说道。“这……”朱棣微微皱眉。平心而论,他还是很愿意相信朱柏这个听话的弟弟的。可一方面海禁政策是当年太祖的遗命,当时,就连朱允炆都没敢动,现在他还没有登上帝位,如果现在就给朱棣回应,多少有点不合适。他更想听听朱柏到底是怎么想的。“柏弟,这件事情我还要听听你的看法,你到底怎么想的?”
朱棣拉着朱柏离开便殿,找到了一处安静的庭院中。“殿下。”
朱柏稍微思索了一下,说到,“我在想,殿下若是登上帝位,第一件事情应该就是北击蒙古,是也不是?”
他这句话说出来。朱棣却是的确震惊了。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实际上,自从他来到北平当了燕王之后,无时不刻不想着北击蒙古,完成像是蓝玉徐达那样的千古功绩。在自信的他看来,他有这个想法同样也有这个能力。唯一欠缺的,也就是一个正当的出兵理由和完善的后勤补给。毕竟,当时他身为燕王的时候,虽然身边也有十万雄兵,可这十万雄兵还兼任着保护大明王朝边境的责任。他还真没有权力调动。如果他私自调动出征,不管胜利了还是失败了,都有私自调动部队的罪责,二朝廷那边等的就是个机会。当然,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手上的兵卒实在有点太少了。区区十万。这还是包括了接近一半后勤人员的情况之下的,这样的情况之中,自然让朱棣没有办法发挥。但是如果他登上帝位之后就不一样了。只要他愿意,他随时可以带上所有的大明王朝的精锐铁骑,彻底冲垮那些在大明王朝北面的威胁。“你怎么知道?”
不过,这些都是朱棣自己内心深处的小秘密。此刻他还真有点不明所以,不知道朱柏怎么知道这些事情的,想到这里,他还是忍不住问道,“柏弟,难不成你还能未卜先知?”
“殿下想多了……”“这些无非就是看多了殿下你在漠北的那些战争往事,很是钦佩而已。”
朱柏这时候也不吝啬的夸奖着朱棣,说到,“而且,殿下十几岁的时候就能纵横漠北,想来心中还是有着封狼居胥之志向的。”
他这句话说出来顿死让朱棣心中一阵激动。封狼居胥。这不只是他一个人的梦想,是古往今来,多少将领毕生的梦想。可朱棣没想到,朱柏竟然也能猜透他这方面的内心,甚至还能主动说出来,这着实有点出乎他的预料。“不错。”
“北元虽然已经没了,但依然有很多北元残部,还有蒙古人依然对我大明有南下之心。”
朱棣点头,眼神热络的朝着北方看了一眼,“当年父亲能做到的事情,我也要做到!”
看到这。朱柏也是暗暗感慨钦佩。要知道,在这个时代里大明王朝真正的名将名帅基本上已经凋零,大明的将领处在青黄不接的境地。不然,当时朱允炆也不至于,派出耿炳文和李景隆这样的将领抵抗朱棣。抵抗朱棣都如此艰难。面对上势力更加强大的北元铁骑,一般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据城死守,也就只有朱迪这样的战争猛将,才会想到主动出击。就凭这一点。就值得让朱柏对他竖起大拇指。“燕王之志,的确让人钦佩,可有一点殿下不得不考虑。”
“若是需要出征漠北,不只是需要精兵猛将,更需要完备的后勤补给,俗话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殿下应该知道若是要大军北上,一定需要大量的银子吧?”
朱柏说完,认真的看着朱棣。听到这句话,朱棣一瞬间还真有点茫然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朱棣所擅长的,就是沙场作战,可让他考虑银子财政的事,他还真是一窍不通,所以这个时候还真有点不明所以了。倒是朱柏微微皱了皱眉头之后,直接说到,“若是真要按照殿下所说的,朝廷至少需要数十万雪花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