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班子会演什么戏?”
王彦想了想,道:“永平公主爱看《西厢记》,保不齐那天会演这出,我再去打听打听。”
谢过了王彦,苏湛心中已有了盘算,开始着手准备,她要利用好这次演出的机会,利用现代舞台包装,让皇上回转心意!
※※※
夜晚的秦淮河上,画舫凌波,桨声灯影。两岸华灯灿烂,雕梁画栋,金粉楼台,鳞次栉比。
这碧波上最著名的花船,船头正立着一位小生,一身水蓝色绸缎直身长衫,其上规整绣着金银色及淡蓝色团花纹样,手持一柄折扇,在花灯下一映,却是面如莲花,俊俏非常。
这才子模样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苏湛!
要说起她怎么上了花船,自然不是来消遣的。本来她选的曲子想让胡菲菲自个演唱,但是胡菲菲纵然歌声甜美,却仍是差了那么几分味道。转念一想,不若只让胡菲菲表演,而幕后请个专业人士操刀代为演唱即可。
这专业人士,在大明朝,非这秦淮河上的歌妓莫属。而在这众星云集当中,有个佼佼者,就是这排名榜首的花船上的花魁——秦媚儿。
每日慕名而来的才子富贾络绎不绝,但是这花魁娘子秦媚儿与其他等级的烟花女子不同,如果想接近花魁,则必须到屋内等待机会。只有秦媚儿瞧得入眼的人,并且由老鸨探清了底细,才能成为秦媚儿的座上宾,进到她的闺房听曲饮茶。
苏湛自然知道这一套,不就是炒作吗?越是神秘莫测,人们就越是想究根问底。如果大大咧咧摆上了台面,恐怕只会招来一顿不过如斯的叹息。
苏湛此时站在船头向那河中望去,看那河水被花灯染得腥红点点,如同琼浆玉液,两岸的烟花巷里声色犬马、纸醉金迷,在这里被演绎得空前绝后。
此时,却听到身后有人喧哗,随即一个声音吟道:“江东胜地最风流,十里秦淮画里游。千载艳声随梦去,一壶老酒品春秋。”吟毕,周围几声称赞附和之声。
苏湛回头望去,不禁哑然失笑。
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那吟诗附庸风雅之人,正是之前遇到的前才子李山碧。
苏湛的转头也落入了李山碧眼里,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他,脸上一阵尴尬,急忙想躲避开去,他身边的人却已经看到了苏湛,有的人在酒楼猜灯谜时见过,一眼就认了出来,喊道:“这不是金陵新晋才子贾明兄吗?幸会幸会!”
周围的几个人已经将苏湛围了起来,李山碧也只好装模作样地和苏湛问了好:“没想到在这里也能遇见贾明兄,真是人间何处不相逢。只可惜祯亮兄已经蒙难,可惜啊可惜。”
听到他又提起解祯亮,苏湛心里也是一阵感伤,于是想进屋赶紧约了秦媚儿,好完成她的舞美大业。
没想到李山碧不甘心地说:“如此良辰美景,贾明兄不作诗一首,让我等见识见识,可真是虚度了。”
虽然那日苏湛赢了灯谜,可是在李山碧的心中一直将他当做草包看待,一直想不明白他一副不学无术的外表怎么会瞎猫碰了死耗子的。此时此刻,恰是个好时机,让他作诗一首,做得出来,也就打消了自己心中的疑问;若是做不出来或者做的不好,那正好叫他人唾弃而身败名裂。
苏湛听了李山碧的要求,眉头一皱,李山碧看她的表情变化,还以为她无法应对,心里乐不可支。
其他人自然也期盼着一睹苏湛的文采,都在旁侧翘首期盼。
该死啊该死,苏湛心里琢磨着,要是穿越回的朝代早一点,随便弄出点唐诗宋词来吓死你们,如今却只能找明朝之后的才能应对了。
不过,这也难不倒苏湛,谁叫她是500多年后的化学研究生兼大龄文艺女青年呢。
苏湛轻轻一抖折扇,踱步念道:“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好一派风流倜傥!
这是清代戏剧家孔尚任在《桃花扇》中所描绘的秦淮河畔,他们自然不晓得苏湛不是原创,此时都只顾着叫好。
李山碧却是心中一颤,失落感油然而生。原来是自己看错了,这贾明果然是有真才实学之辈,此时也真正恭恭敬敬地,发自肺腑地赞了一声:“好。”
而此时,在这花船的二楼,一扇窗户却正开着一条小缝,这些才子们谁也没有看到,在那缝隙里,正有一双乌溜溜的媚眼向着他们眺望。
见到李山碧的态度转变,苏湛自然不会计较他之前的小肚鸡肠,拉过他在他耳畔道:“李兄,实不相瞒,我今天是来见花魁秦媚儿的,我有要事想和她单独商量,不知李兄有没有什么妙计?”
李山碧也老实说道:“我也是来见她的,只是一般人入不了她的眼,成她的座上之宾的人,真是少之又少啊。”
连在风月场混迹多年的李山碧也这么说,苏湛委实叹了口气,看来大腕确实难请,秦媚儿,在这没有微博,没有电话,没有经纪人的大明朝,叫我如何粉你?
第十四章 京城花魁
虽然一筹莫展,苏湛还是随着几人一同进了屋内,屋内花灯高烛,映得如同白昼一般。几个浓妆艳抹的女子摇着带着脂粉香的手绢迎着他们进了门,随着一阵浪笑,一个徐老半娘却风韵犹存的老鸨随即迎了上来。
“哎呀,李公子,张公子,赵公子……里面请!”
看来这李山碧一等人都是熟客,常来常往,老鸨都对他们几人极为熟悉了,当她的目光落到了苏湛身上,却略一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