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对即将出发的两人,做出了同样的动作。
马越和魏延率领两万地归力士告别了元起,按照诸葛亮绘制出来的局部地形图,离开了汉中,向着葭萌关的背后挺进。
在奔跑出二十多里地之后,马越一转缰绳,将坐下的沙里飞带进了一座险峻的大山中。魏延和地归力士们紧随其后,先后进入了这座大山。按照张松绘制的,诸葛亮复制的地图来看,他们需要穿过这座山,在经过一条不知名的湍急河流,然后在跋涉三十里,才能达到目的地,而在这座大山中,有一段路在地图上是没有显示的,那里,意味着崎岖难行,意味着遍布荆棘,意味着充满了危险,但是马越没有丝毫的犹豫,率领部队大踏步的向着前进的道路走去。
进山后走了一个多时辰,马越停了下来,低下头仔细的端详着手中的地图,然后又抬起头来不断比对周围的参照物,似乎是在寻找接下来要前进的方向。魏延看到马越的动作之后,策马来到马越身边,低声问道:“地图上没路了吗?”
马越点了点头,指着地图说道:“文长你看,地图上的路到这里便没有了,按照二哥特制的比例尺来估量,我们要经过一段十几里的路之后,才能继续按照地图上的指示前进,在此之前,地图上是没有路的,需要我们自己来寻找道路。”
魏延一边听着马越的话,一边将目光在地图和周围的参照物上来回的扫视着,十个呼吸之后,魏延坚定地指着一条靠近悬崖边,若隐若现的小路说道:“一定是这里!”
马越顺着魏延指的方向看去,发现一条仅有两尺,最多可以容一人通过的盘山小路,依偎在高山的半山腰上,一边是坚硬的峭壁,而另一边,则是数十丈高的悬崖!在这条小路上行走,稍不留神便会跌落悬崖之下,摔个粉身碎骨。
缓缓吐出一口气,马越点着头说道:“没错,应该就是这里了。”随后,马越转过身来,向身后的地归力士喝道:“给你们一刻钟的时间,脱下装甲背负到背上,快!”在马越的命令之下,两万地归力士立刻行动了起来,将自己身上沉重的三层明光铠,一层一层的解下来,然后按照体积的大小,把铠甲上的部件堆叠到一起,最后用随身携带的布包,把铠甲包成一大团,背负到自己的背上,用绳索牢牢地绑在自己的身体之上。
马越这样做,是为了让地归力士们减负,别看铠甲的重量无论是在身体上穿着。还是在背上背着的重量都是一样的,但是穿在身上多少还是会影响到地归力士的敏捷性,而且山路一共就只有两尺多宽,这些铠甲穿在身上的话,太占面积了,会加大走过这段山路的危险性的。
转头看了一眼魏延,马越低声问道:“咱俩谁在前面领路?”魏延洒然一下,拍着自己的胸膛答道:“你是主将,本来就应该镇守在中军,当然是某走前面了。这还有疑问吗?”马越闻言,也不再多说什么,毕竟魏延在走山路这方面,还是比自己的经验要多一些的,伸手拍了拍魏延的肩膀道:“那便辛苦文长了,咱们出发吧。”
魏延点了一下头,然后握紧手中,元起赏赐给他的龙牙刀,举刀大喝道:“勇士们!随某前进!”两万地归力士大声答应着。跟着魏延,向如同天堑一般的险路上走了过去。
魏延一手握刀,一手牵着自己的战马,率先踏上了山间的险路。用力踩踏了一下道路上的山石,感觉还算结实,承受战马的重量没有任何问题,这才迈步向前走去。继魏延之后。地归力士们鱼贯跟着魏延,缓步走上了这条险路。
等数千名地归力士走上险路之后,马越牵着沙里飞。来到了悬崖边,凝神看着第一部分走上悬崖峭壁的将士们,高声对身后的其他地归力士喝道:“做好准备,稍后随某前进!”因为马越不知道这条险路到底能承载多少重量,因此并没有让所有的人在同一时间前进,而是选择了分批前进的稳妥做法。
忽然,马越的眼神出现了猛烈的收缩,因为他看到,一名地归力士因为脚下打滑,一个立足不稳,从陡峭的山路上滑落,径直向悬崖下倒栽了下去。
马越眼看着那名老部下以奇快的加速度,瞬间跌到谷底,心中顿时涌起了骄傲和痛惜两种迥然相异的复杂情绪,他为了这名地归力士没有战死沙场,而是死在了这不知名的山涧而痛惜,但同时,他也为这名地归力士临死前依旧保持沉默的可敬行为而骄傲!只有大无畏的人,才会这般坦然的面对死亡!
缓缓的摘下狮盔,马越转过身来,看到自己身后的地归力士们,也已经都默默的摘下了头盔,很多人的眼中,都饱含着泪水,强忍着才没有让眼泪滴落下来。显然,刚才那一幕他们也看到了,只是为了不让正行走在峭壁上的兄弟分神,他们没有一个人发出任何一声惊呼。
………………………………
第三百九十七章 穿山越岭
两万名地归力士,分成四批,先后走过了陡峭的山路,来到了大山的另一边,他们发誓,这是他们迄今为止走过的最难走的一条路,为了征服这条险路,他们付出了上百人生命的代价!
自马越以下,包括魏延在内,所有的人摘下头盔,在山涧边默默的站立了一刻钟,用这样的方式为那些掉落山涧的同袍默哀。之后,他们重新戴上头盔,披上铠甲,继续踏上了前进的道路,他们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突进到葭萌关的背后,为主力大军创造出战机,这是他们的使命和责任。
汉中府衙内,元起看着平铺在桌子上的西益州地形图,不无担忧的对诸葛亮等人说道:“这次地归力士一定会出现伤亡,但愿伤亡不会太大才好。”
诸葛亮轻摇着羽扇站起身说道:“大哥,这些精锐都是你培养出来的,他们的能力你心理最清楚,大家都对他们很有信心,为何唯独大哥。要低估他们呢?”
元起一愣,随即说道:“某怎么会低估他们呢……”
不等元起的话说完,诸葛亮截口说道:“那就是说,亮等人在制定这个计划的时候,是高估他们的战斗力喽?”
元起被诸葛亮问得哑口无言,是啊,连诸葛亮等谋臣都对地归力士们充满了信心,自己怎么反倒犹豫不决了起来呢?脸上慢慢浮现出了一丝微笑,元起对诸葛亮说道:“孔明,某明白你的意思了。”
诸葛亮这番话,不单是在提醒元起,地归精锐越是经历磨难,就越是会破茧成蝶,绽放出更为夺目的光辉,但是期间必须要经历伴随着成长的阵痛,而且更是在提醒元起,身为的摄政王,不能以个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在处理任何问题的时候,都不能出现关心则乱这种情绪,导致其自身失去应有的冷静。显然,元起明白了诸葛亮话中的意思。看到元起明白了过来,诸葛亮等人都是露出了会心的微笑。这也是他们甘愿任凭元起驱使的原因之一,元起勇于承认错误,知错就改。能够听得进下属的劝谏,为人十分谦逊,这样的主公。才能赢得麾下文武的效忠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