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无极生太极是什么意思 > 第221部分(第1页)

第221部分(第1页)

记在心中,这次御驾亲征,是我故意搞出来的,你也知道,我是个男人,每次都要你千里迢迢的赶来护驾,我的脸上也挂不住啊,堂堂天子,坐拥万里江山,却只有皇兄你维护我,其他的所谓诸侯都想着怎么多抢点地盘,捞点好处,什么忠臣义士,仗义死节,也只能呵呵了,生如行尸走肉,浑浑噩噩,还不如轰轰烈烈的杀一场,象个男人一样的离去,皇兄,这个烂摊子就交给你了,你可别怪我啊…

对了,你也别想着在我的孩子里找一个出来当皇帝,嘿嘿,实话告诉你,你的两个侄子,都已经被我送走了,你是不可能找到他们在哪里的,你也不用为他们的生活担忧,不管怎么说我也当了十多年的天子。还不至于让自己的孩子挨饿受冻的,放心好了……

元起豁然抬头,看向皇甫初和钟繇,心中充满了震惊!元协为了断绝自己推让天子位的想法,竟然把他的两个儿子送到了民间藏匿了起来,这是元协对元起的绝对信任,但同时,他却对自己的孩子太过绝情了一些啊!皇甫初和钟繇看出了元起心中的震惊,同时说道:“别问我们,我们也不知道两位皇子被送去了哪里,只知道是被一位妃子带走了,这位妃子是谁,我们就不知道了。”

元起叹息了一声,看来元协是真的早就已经做好准备了,不惜身死,而且还送走了两个儿子,为的就是让元起能够心无旁骛的登上天子的龙椅。这份感情,这份信任,让元起感到心头像是堵住了什么东西,沉甸甸的。

低下头,元起继续向诏书上看了下去:皇兄啊,我在写这道诏书的时候,皇甫初和钟繇两位老大人都在场,是他们亲眼看着我写完的这道诏书,朝中文武百官人数虽多,但是值得我托付后事的,也就只有他们两位了,本来杜畿也算是一个,可是我却把他派到你那里去了,嘿嘿,现在你知道我的意思了?当初让杜畿去你那里,我就已经打算把天子位让给你了,否则你以为我真的是吃饱了撑的,让你掌管那么大的地盘,还封你做燕王吗?这个天下是你打下来的,就由你来治理吧,我这个甩手掌柜,坐的不开心啊。在诏书的最后,元协的字迹显得有些沉凝,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血性:皇兄,你曾教导我,好男儿当懂得取舍,拿得起放得下才是真男人,我想做一个你口中的真男人,所以,我做出了这样的取舍,不要为我难过,不管我会是怎样的死法,那都是我的选择,或许我会死的很难看,不过我不后悔,把江山交给你,我很放心。皇兄,临收笔了,说实话,我心中还真的有些不舍,大好河山啊,我是再也看不到了,不过我会在天上盯着你,要是你不能让我元氏江山变得更加壮丽,我可是会翻脸的,望卿倍加努力,不负朕之所托。

洋洋洒洒近千字的诏书,只有最后这一句,才是符合元协天子威仪的,其他的话,都像是在聊天,在和自家的兄长在聊天,没有丝毫端庄神圣的气息在内,元协也是用这样一种方式,来缓解元起内心的痛苦和挣扎,因为元协知道,自己的死,一定会让元起十分难过。或许这样玩世不恭的语调,可以让元起的心里好受一些。

收起诏书,元起珍而重之的叠起来,放进铠甲内贴近心脏的位置,两行热泪再也无法阻挡,顺着他的面颊滴落下来,划过华丽的游龙啸天甲,摔落到了地上,瞬间便被摔成了无数瓣儿,伴随泪水而下的还有元起愧疚的声音:”他还是个孩子…”

………………………………

第三百八十章 讨伐泰山

作为绝世枭雄,宇宫照烈对时机的把握非常准,早在汉中争夺战之后,宇宫照烈便进入了休养生息时期,一年多以来,宇宫照烈广募人才,并为丧失掉的中间力量补充新鲜血液,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宇宫照烈先后提拔了五十多名文武将官,其中有两员大将,深的宇宫照烈的器重。

这两人,一个名叫李进,字子贤,是交州高兴郡人,出身于贫苦的农家。困苦的生活,造就了李进坚韧的性格,李进年少时独自进入深山十年,十年后,练成一身绝技,在交州从军,累积功勋从一个无名小卒,升迁到了骑都尉的官职,后来因为皇帝元宏时期的朝政混乱不堪,心中有大志的李进辞去官职,开始游历四方,经过数年的辗转之后,来到了兖州,他看到兖州政治比较清明,宇宫照烈治军有方,便在兖州再次投军,用了三年的时光,重新坐回到了骑都尉的位置上,后来被夏侯惇发现,推荐给了宇宫照烈,宇宫照烈见到李进武艺惊人,竟然可以双战颜良、文丑而不落下风,一时间惊为天人,立刻拔升其为虎威将军,跟随在自己身边。

另一人。名叫越兮,是山东隐士越老夫子之子。字雨孝。越兮自幼便武力过人,成年后用镔铁打造了一柄三叉戟,持此戟所向无敌,接连打败了十几位名将,后来引起了宇宫照烈的注意,宇宫照烈带着礼物亲自赶往越老夫子家中,请越兮从军。越老夫子感于宇宫照烈的诚意,便答应了下来。越兮也便成为了宇宫照烈手下的又一位大将

在得到这两员虎将的帮助后,宇宫照烈终于有了可以和元起麾下的五虎上将一争高下的猛将了,再加上一年多以来的休养生息,使得宇宫照烈的实力大进,麾下兵精粮足,于是,宇宫照烈便趁着元协身死,元起刚刚接掌元氏帝国的时机,进位自称为魏王,割据青、徐、兖、豫四州,雄踞中原。

随着宇宫照烈自称魏王的事情发生,元起麾下的百官们,出现了两股不同的声音,一股声音是主张以剿除泰山为主,为先帝报仇雪恨,以正皇室的威仪;另一部分人则是认为先帝刚刚驾崩,宇宫照烈就自称魏王,比泰山还要可恶,所以当务之急,应该是把宇宫照烈当做第一对手,尽快将其剿除。

这两种意见,都有着一定的道理,其实无论是泰山还是宇宫照烈,都是当今世上一等一的枭雄,这两个人没有一个是好对付的,元起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最终还是决定先向泰山用兵。支持他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有两个,第一,益州易守难攻,现在泰山得到益州的时间还不算太久,很多细节上的问题,他一定还没有来得及处理,在交战中,这些细节就会将益州军们的弱点暴露出来,可以对其给与致命一击;若是让泰山在经营个三五年之后,将各处险要关隘都布置稳妥了,到时会变得更加难以攻克,说不定就要付出比今日要多出数倍的代价,才能平定益州,以部下将士的牺牲来获取最后的胜利,这一向是被元起所不乐意的,因此,要打就现在打,趁着泰山还未完全站稳脚跟,将他的势力连根拔起!

第二,出于战略的角度考虑,如果要打泰山,江东的孙策可以成为一大臂助,攻,可以趁着元起吸引火力的时候,袭取泰山的荆州,让泰山顾此失彼腹背受敌;守,可以牵制宇宫照烈的兵力,让宇宫照烈不敢趁着敌军和益州军交战之际,率兵侵犯自己的底盘,毕竟,有孙策这头江东猛虎在宇宫照烈的身后虎视眈眈,宇宫照烈一定会多少有所顾忌的,届时元起再从冀州布置好防线,便可以遏制住宇宫照烈的浑水摸鱼,不会让他得到任何实质性的好处。最重要的是,元起知道,跟宇宫照烈PK,规模会比较大,先把软点的柿子捏了,再修理宇宫照烈就容易多了。

元起把这两个依据向各位文武官员说了一遍,最终得到了他们的认可,于是,主攻泰山,防御宇宫照烈的大战略,就算是定了下来。接下来,就是具体的各项安排了。

这次打益州,已经是元起第三次出兵了,前两次都是无功而返,这一次一定要拿下益州,这是元起对元协和朱环的承诺。所以,在出征之前,元起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和庞统、荀略、钟繇等人,做了详尽的计划和部署。

兵员方面,依旧是以四支精锐部队为主进行攻防,其中天归军和飞龙军随军出征,汇合凉州牧马越统领的地归军,作为主力部队;水军只动用麒麟军的两万精锐,沿着渭河南下,作为策应,毕竟在益州境内,有着数不清的河流遍布,可以让麒麟军一展所长,至于其他的八万水军,则是留在渤海湾,防备青州的宇宫军。同时,其他的随军将士,则是以北方三州的兵员为主,光、明、通三州可以说是帝国的大后方,最不容易受到侵扰,从这三州抽调兵员,不会减弱对宇宫照烈的防守力量,而且北方三州虽然经济上落后,但是战斗力那可是极为强悍的,鉴于益州境内多山的地形,元起决定从北方三州抽调骑兵两万,步军五万,再加上四支精锐部队,合计十五万大军。

出兵的人数定下来之后,就是具体的带兵将领了,四支精锐部队的统领齐天、赵虎、马越和甘静是一定位列其中的,除了他们之外,张武、黄勇、左慈、张冲、许褚、典韦和元起的弟子姜维也会随军一同出征,在谋士方面,诸葛亮、庞统这两位绝世智囊是肯定要一起去的,此外,荀略也会一同出征。

同时,元起还对其他的一些人做了调整,派高顺、陈宫到并州去,协助郭淮镇守并州;派田丰、魏延到冀州去,协助徐庶、张纵和徐挡三人,从正面抵抗宇宫照烈可能发起的侵袭;派公孙入云、邓芝到辽东,镇守渤海湾,协同水军,防止宇宫照烈从海路发起攻势;其余人等,文臣以钟繇为首,武将以张龙为首,共同留守燕京,以便居中调度,支援四方。

出征的日子,定在两个月之后的十五日,在这两个月之中,元起封锁了一切的消息,保证即将讨伐泰山的事情不被泄露出去,整个,呈现外松内紧的状态,在安然的外表下,内部的各个机构,都在紧张有序的运转着,为即将开始的讨伐益州做着各种各样的准备。其中最忙碌的就要属将作监了,新任的将作大匠王冶子在之后的两个月之内,势必会无比的辛劳,他将和副手马钧以及近千名良匠,没日没夜的赶制各种型号的武器的铠甲,以及红衣弩炮等攻防必备的重型武器,而且元起还向他下达解除禁令的命令,让他尽快赶制出五百颗大型的、一万颗小型的天女散花出来,元起不想第三次出征益州依旧是无功而返。制造天女散花可是个技术活,稍有不慎就会在制作的过程中产生爆炸,伤到自己人,为此,王冶子和马钧齐上阵,一人负责督造其他军资,一人则是亲自带着两百名忠诚度极高的工匠,开始赶制天女散花。

对这些工匠而言,辛苦是自然要辛苦一些的,俗话说撑船打铁卖豆腐是人间三苦,骤然加大了工作量,他们又怎么会不辛苦呢?但是他们心里都清楚,自己能靠手艺养家糊口,让家人能够丰衣足食,过上比以前不知幸福了多少倍的日子,并不是自己的手艺有多么高明,而是幸福的生活,离不开摄政王的英明领导,没有摄政王,他们只不过一群沦落在民间最底层的工匠罢了,因此,没有一个人抱怨辛苦,反而一丝不苟的去完成手中的工作,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让每一件从自己手中锻造出来的武器都足够锋利,让每一件铠甲都足够坚固,从而保证大军能够继续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神话。

帝国的荣誉感,被他们灌注到了手中的工具上,然后在通过工具,灌输到被他们制作出来的军备上,这,是他们对自己的帝国,表达忠诚的唯一方式……

………………………………

第三百八十一章 其乐融融

距离出征益州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元起秘密从北方三州征调过来的七万将士,也已经赶到了燕京,并迅速投入到了战前紧张的备战之中。同时元起最后一次做了全军视察,对即将出征的十五万大军和留守的将士们,都做了战前动员,让上上下下近百万的将士们,都保持着高昂的斗志。

之后元起又亲自去了一趟将作监,查看了近期制造出来的铠甲、武器等军备物资,元起欣喜的发现,在王冶子和马钧的调教下,将作监内上千名工匠的手艺越来越高超了,他们制作出来的各种军资,简直就像是一件件工艺品,不但实用性极强,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红衣弩炮等大型杀伤性武器,也已经就位,锋芒狰狞的被排成一列列,只等着出征前夕来搬运就行了,唯一欠缺的,是天女散花还没有按照元起规定的数量制作出来,五百颗大型的天女散花已经制造完毕,而一万颗小型的,还有两千左右没有达标。对此,王冶子拍着胸脯保证,一定会在大军出发之前,将所需物资全部制作完毕。

元起很理解王冶子的心情,他们能没日没夜的赶制出来这么多的战争物资,已经很拼了,所以元起也没有强行规定他们一定要完成任务,但是对王冶子等人来说,这里,就是他们的战场,身为燕国,或者说身为军人,在战场上就一定要完成既定任务,虽然他们的身份是工匠。并没有被列入战斗序列,但是他们依然会向每一名战士那样。拼尽全力去完成自己的任务,这是他们的使命,也是他们的责任。

做完了战前的准备,元起暂时放下了所有的事情,来到燕王府的后院,和家人们享受起了短暂的快乐。因为新建的皇宫还没有完成,所以元起暂时还是住在燕王府之中,为了节省成本。不铺张浪费,新建的皇宫并没有重新选址,而是在旧有的行宫上进行了扩建。燕京作为备都之一,按照规定是必需为皇帝建造行宫的,以便天子出驾的时候,有临时的住所。现在,元起身为摄政王。纵览全国军政,虽然没有登天子位,但是在所有人的眼中,摄政王和天子也并无太大的区别,只是名义上的细微差别罢了,所以在文武大臣们的劝谏之下。元起也只好扩建行宫,作为自己未来的住所了。

来到燕王府后院,元起在第一时间就看到了牙牙学语的小元始,现在小元始已经快两岁了,正是人生当中最初开口学语的时候。他对一切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每当见到什么新鲜的东西。总要大声的向身旁的人询问,似乎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会说话了一样,然而,毕竟小元始的话,说的还不是太利索,很多时候,都是他在说,可听的人却没能搞懂他在说些什么,往往会急的他用手连比带划的,想要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

此刻,元起见到的便是这样的情况,小元始指着一盆盆栽,张牙舞爪的试图想问明白,这种盆栽叫什么名字,却惹得他的三位母亲发出一阵银铃般的笑声。看到这温馨的一幕,元起没来由的感到一阵心满意足。

元起缓步走过去,抱起小元始,温和的说道:“这叫龙柏,是比较珍惜的盆栽树木中的一种,在外面是看不到的。”在小元始逐渐成长的同时,元起的年纪也在增加着,现在的元起,终于体会到了父亲元鹰对自己的那种极端严厉的教育手法了,因为每一个父亲,都希望能够望子成龙,看到自己的儿子有朝一日,可以获得远超父辈的成就,所以元鹰才会什么事都要求元起做到最好。虽然元起不会使用向父亲那样严厉的教子之法,但这并不影响元起盼着小元始日后也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甚至比自己眼前所取得的成就,还要轰轰烈烈的一番大业。

小元始在元起的怀抱中,开心的笑了起来,然后又指着那盆龙柏,吱吱呀呀的说了几句什么。元起露出会心的微笑,耐心的解答着儿子的疑问:“因为,这种盆栽比较珍贵,寻常人家是买不起的,而且龙柏成长极为不易,若不是你清风姑姑悉心照料,它也不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