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伏身看着她亮晶晶的眼。
“二十二号有人等。”
——
季夏闷热,又到狮子座的季节。
编辑部空调老旧,轰轰作响,成天努力折腾,冷气依然盖不过暑热。
莫爱买了小电扇,挂在隔断中间,两边摆头,她和张果都能吹到。
自从开始谈商单,钱是没听着响,他们工位上的商家产品是越堆越多。
经常有粉丝来他们这里领公号赠送的礼品,领完总会打听檀樱和竹青的明星编辑。
“我是看简诚的卷首语长大的!!!”
莫爱觉得简诚听到并不会高兴。
一个个小姑娘,跟追星似的,走时,都要上人家编辑部门口兜一圈。
张果看到,就很无语。
“都不是我们号的目标受众,奔着礼品和编辑部来的,我们也很努力在做文章啊,光在给别人增加粉丝粘性。”
莫爱一听便知,张果又酸了。
他从檀樱出来,是被主编陈可薇排挤的。
时尚风向很多时候是大牌掌握着话语权,做时尚刊更多拼的是人脉资源,品牌关系。
陈可薇任主编后,钱是赚得不少,但杂志的发言权弱化了很多。
而张果在她那儿是个异类。
他报的选题更具实验性,挖掘小众品牌,提出对大牌设计理念的质疑、解读和分析。
主张杂志要保持初心,要站在客观和行业的高度去反映时代风向,而不是给大牌当宣传通道。
与陈可薇的观念严重相悖,她哪里还能容得下他。
她趁人事变动,直接把他踢去了新媒体。
张果在关晓柠那闹过一阵,后来也想开了。
社里改制后,自负盈亏,更需要像陈可薇这样能赚钱的。
领导们肯定向着她,不可能因为一个普通新人更扞卫杂志初心而让她不痛快。
到新媒体后,张果也挺认命的,除了稿费比以前掉了一大截,工作与莫爱搭班子,还是挺愉快的。
他觉得自己捡了个宝。
莫爱的文字功底一点不比专攻文学的竹青编辑弱,更是甩那些写惯了商业吹捧文的檀樱编辑几条街。
得益于她在文字上涉猎极广,她适应能力也很强,能驾驭多种文风,推文的样式和逻辑,她拆几篇文就把握住了。
每周都会主动学着别的内容组,给公号推文数据做分析。
“你看这篇我们点击过了一千,有一半都是25到35岁的女性,证明这篇是我们群体爱看的,我再从这个方向多写几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