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台森列,烟火万家”在一千四百年前的南唐,九兹就已经相当鼎盛了,如今看似在徽省能排前二,但占的地理位置比苏省各市可不差,放在苏省也就挂个倒数第三,输在起跑线上的城市。
靖邦看着长江的宽广江面,一边跟龙开阳吐槽。
龙开旭并不反对:“山为人盖,水为人流”九兹这是靠山面水的极佳气象,却没能成就九兹的“大富大贵”,也是可惜。
靖邦:你都死了,还需要说这种似是而非毫无依据的神棍话来哄人吗?不懂可以说不知道,说话也没人当你是活的。
龙开阳指着前面的一个风景秀丽的村庄说:就在前面。
靖邦:几十年没回来难得你还认得路。
龙开阳摇头晃脑的说: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啊。
靖邦指着头顶一座座风蚀古刻、破损到看不清字迹的牌坊:龙姓是个大家族吧,老祖宗可是真是出了不少人物,但这些牌坊怎么也没人给维护修缮一下。
龙开阳说:龙家的祖训主张“白手起家独立自主”,祖宗的功绩只是历史的尘埃,后代不应该为之自豪妄自尊大,世俗争锋起落无定,祖宗尊荣只会妨碍后人在应该弯腰的时候弯腰。但这些代表祖宗荣光的牌坊不能随便就推了,于是就“顺其自然”了。
靖邦点头:龙家不愧是佛门地藏愿意提点的家族。
先回家看看。
龙开阳指了一条岔路。
靖邦顺势转了方向,行到一处可以两车汇行的宽敞巷子里,路两边全是白色马头墙、小青瓦,典型的“徽派建筑”,给人感觉整齐肃穆又不失精阁巧妙。
到了。
龙开阳示意靖邦停车,靖邦看着一座前堂后院的院落,墙面高高耸立,修建了传统古朴的浮雕飞檐的门楼,正中匾额书写“龙门授令”四个大字。
靖邦问:这匾额是后写的吧?
龙开阳闪身下车徘徊在门前点点头说:以前是“敬儒躬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靖邦:“千金门楼四两屋”,说有的徽南人家有的在门脸上花的钱比盖房子还多,真够死要面子的。
龙开阳笑说:“宁可内简也要外奢”是徽州人的普遍心态,但是门楼比房子贵就夸张了点。
靖邦问:家里应该没人了吧?看着还挺干净整洁的,没有破败啊。
龙开阳:我在家族可是至关重要的人物,可以说是地位颇高,族老们应该是安排了人来按时来打扫。
靖邦问:回来干嘛?
看看。
龙开阳随意的说。
靖邦摇摇头:你心真大,闺女都快死了,还有心在这故地重游吹牛逼。
龙开阳挥了挥手道:走吧,找族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