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客人们都送走,边月冰又回到刘晓玲的房间。
把晓军打发出去,边月冰才跟刘晓玲说了她昏迷后的事。
刘晓玲发病昏迷后,边月冰把刘晓玲送到卫生所。卫生所查不出病因,又连夜将刘晓玲送去县医院。县医院给刘晓玲检查期间,边月冰领着亲戚们吃早餐,却被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婆婆叫住了。
老婆婆也不问边月冰有啥事,直接叫边月冰把刘晓玲带回家,说回家了就没有事,不需要上医院。
边月冰不敢相信一个陌生人的话就把刘晓玲带回家。直到那婆婆说出了边月冰的姓名以及刘晓玲的生辰八字,在县医院也查不出来刘晓玲病因后,边月冰才无奈地将刘晓玲带回了家。
听完这一切,刘晓玲安慰了边月冰几句。知道十一妹在边月冰面前显示过“空中取物”的神迹,变了些空间水到床边的搪瓷盅喝下。边月冰才总算放心。
刘晓玲起了床,跟边月冰来到堂屋,看见了四娘(四姑)刘仁娟。
刘仁娟是刘家最小的一个,嫁到了离刘家坝15里的外头道河村赵家坝。
她是昨天下午到的,今天就想在三哥家多呆一天,反正生产队那里已经请了假。
看见刘晓玲便要过来扶她坐下。刘晓玲也没拒绝,在一边坐下来听她们聊天。
听两人谈论的,主要还是公社集体食堂撤销后,各家都没有多少粮食,大家基本上都在挨饿。
四娘家的情况刘晓玲也知道。四娘也才24岁,解放后结婚的,目前只有一个4岁的女儿赵新月。
一家三口目前也过得去。这个所谓的过得去,不过是家中的粮食勉强能吃到秋收公社分粮的时候。
“三嫂,你说,为啥子外地要到巴蜀来调粮?搞得我们都要没得吃的。”
59年、60年开始的全国性自然灾害,造成了湖、广等传统粮食产地大面积欠收,巴蜀也受到了灾情影响减产。
甚至一辆运送粮食去大城市的列火车,在途径“湖广熟,天下足”的地方被百姓哄抢。
这以后,京城、魔都等各大城市的供应粮得不到保证,开始减少城镇人口供应粮的实际供给。作为历来产粮大省的巴蜀,城镇户口成人定额标准为每人27斤(也有24斤的),实际只发21斤,最困难时减配到19斤(其他省份最低有17斤)。
肚子里没有油水时,人吃得多还特别容易感觉到饿。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巴蜀百姓为全国人民做出了最大的牺牲。
据后来统计,巴蜀人三年多时间,支援了全国147亿斤的粮食,而自身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2。23‰。到1961年,灾害仍在继续,巴蜀自身缺粮也已经相当严重。
为了保证京都、魔都等大城市的口粮消耗,全国各地都调不出粮食。在明知巴蜀已经没有多余粮食的情况下,依旧派了位副部长坐镇巴蜀搜集所谓的“边角粮”(或称死角粮)。
所谓边角粮,就是交通不便,以前调粮时没有去收集过的地方余粮。
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地逐渐取消了集体食堂。巴蜀粮食多一些,比全国各地晚了半年左右才取消。刘晓玲所在的李家大队(后改名为向阳公社)今年6月份取消食堂,把剩余的粮食分给各户。
但是,集体所余粮食不多,分到各家各户的数量就少,不能保证社员的口粮。
对于小姑子的问题,边月冰也解答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