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就在一个瞬间,腥风四起,四周草木像是波浪一般,时高时低,滚滚起伏,那秃顶道人顿时感到一股巨大的威胁传来,二话不说,朝拜北斗,踏罡布斗。
‘干尊耀灵,坤顺内荣。二仪交泰,**利贞。背天向地,永宁肃清。应感元皇,上衣下裳。震离坎兑,翊赞扶桑。干坤艮巽,虎步龙罡。天门地户,人门鬼路。卫我者谁?昊天苍。今日禹步,上应天罡。鬼神宾伏,下辟不祥。所求如愿,应时灵光。叱咄鬼贼,与道不顺,收付魁罡!’
说也奇怪,那秃顶道人一颠一倒,足踏之处,腥风顿消,在滚滚风浪之中,身影时影时现,但极为稳当,甚至是游刃有余,终于风浪尽消,整个人倒是安然无恙。
“哼!我还以为谁,原来是个光头,说,你是密宗还是禅宗的,跟如来什么关系?”
秃顶道人面色一僵,他这身打扮,百分之两百可以确认是个道士,不就是头顶没毛嘛,居然被说成是个和尚,对方无疑是在嘲讽自己。
不过此事也是自己理亏,虽然向来拳头比理大,但这也要打的过对方才行,如今看来,这青城道长还真是让他有些摸不着深浅,他可不是山上的牛鼻子,死硬死硬的,见事不妙,连忙语气一转:“原来是贫道认错人了,还以为是什么妖邪同伙,原来是青城派的道友。”
“道友,”云团之上,李道士冷笑数声,“什么道,什么友?”
“当然是一道传三友,天下道门是一家,贫道茅山派茅四喜,见过这位青城道友,”秃顶道士也是个嘴皮子利索的人物,哈哈笑道。
“茅四喜”李道士想了下,顿时发现,眼前这位貌似也不简单啊,跟当初小虞山碰上的茅应元一般,都是茅山派重点培养的对象,门内的中生代,指不定下一代的茅山掌门就是从这二位身上选出。
道士也是瞬间面色一变,这年头,揍人不是不可以,但有背景的还是别动手的好,茅山派好歹也是三大派之一,万一打了小的,来了老的,那可就大大的不妙了也。
所以他李道爷顿时露出亲切的表情,转换间同样极其自然,热情的道:“原来是茅山派的道友,贫道眼拙,差点也认错人了呢,把你认成那些光头了。”
“哈哈,自然自然,由于这个头发,贫道经常被人误解。”
“我青城派有生发的良方,要不,贫道给道友你来两剂?”
“李道友客气了,贫道这头发可不是自然脱落,道友难道不见,街道两边生草,然而中路寸草不生者?”
“这是何解?”
“路人常年往来践踏的缘故,这囟门(出生时婴儿头骨未合的地方,以松果体为轴,俗称大脑门)是阴阳二神常出入之所,贫道经常肉身坐定,神游**八荒,故不生发也!”
道士倒吸了口冷气,秃子见多了,但他还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秃子,居然借着秃顶,变相的吹他道行高深,这种水准,跟他李道爷真是有的一战也。
“原来如此,道友果然是有道行的,佩服佩服。”
“哪里哪里,刚刚那个妖人,名唤走尸真君,乃是左道中的一个着名妖人,妖法诡异,尤擅阵术,在赶往此地的诸多同行中,那也是有些名气,没想竟不是道长三招之敌。”
李道士顿时满脸惊讶之色,“是吗?此人还有些名气吗?为什么在贫道看来,却是土鸡瓦狗一般的存在,道友你可切莫骗我哦!”
无形装逼,最为致命,秃顶道人眉脚一跳,突然间意识到,他遇上一个强敌,各种意义上的。(未完待续。。)
第七十二章 肉僵
宋家庄最重要的六处,主宅、祖祠、风亭、书斋、孔子庙、云堂,不知何时,已被插上了六口明晃晃的金刀。
金刀非是纯金,而是杀过人的钢刀,刷上了一层金漆。
金漆好寻,乃是寺庙道观中,涂刷神像的玩意,杀人钢刀本不该出现在诗书世家,但是考虑到此处闹过匪乱,倒也并不特别。
“魍魉精魅、恶鬼邪神、毒虫勐兽、刀兵战火,毒风恶气、妖邪魔鬼,生生施化。”
“风、寒、暑、湿、燥、火,六燥之气,六淫之邪,蒸腾唿啸,遍满人间。”
随着咒语,金刀开始‘嗡嗡’的颤动起来,整个宋家庄,尸气开始蒸腾,群邪乱舞,死尸直打激灵,鬼祟游动、娃娃张嘴,露出了满嘴尖牙。
阴邪之气瞬间大盛,妖魔鬼怪似乎同时爆动了起来,这也是破阵之先旨,破阵必先激阵,将这六阴绝户之阵的威力全部宣泄,再行反转。
“金刀一转,逢魔即杀。若遇凶灾,保宅护家!”
郭小六的金刀破祟之法,乃是根据九宫白雾起刀阵推演而出,有分邪破祟之奇效,在七个葫芦娃中,他可是第一个推演出自家阵法的。
所谓的偏科奇才,说的大概就是这种家伙。
而在另一边,教书人也来到了个隐秘的地界儿,那是当年宋公明的书斋,书的确是有不少,但更多的易经、奇门、推背之类的道家典籍,墙壁之上,还挂着一张太极真人图。
有道是入世为儒,出世为道,儒道向来是不分家的,而那大儒宋公明致仕之后,参悟道学,也是可以理解的。
教书人左找右看,可就是找不着,忍不住挠了挠头:“虽然按照碑文的指示,找到了这里,但先贤留下的箴言,到底该怎么解?”
“神机运处鬼神通,神机者,尽变之道也,何以尽变”教书人目光一抬,便看到了墙面上的那张太极真人图。
太者,尽也,极者,致也,物极则变,变则化,谓之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