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读过书的人和没读书的人的区别 > 现实主义写作的新高度(第1页)

现实主义写作的新高度(第1页)

人世间”,是一个社会习惯用语。一部长篇小说,用它来命名,说明这部作品要写的一定是人间世事。有人说,一听《人世间》的书名,就知道这是梁晓声的作品。因为梁晓声的人间情怀,因为梁晓声的现实主义。

梁晓声的辨识度

梁晓声创作的辨识度,是从他写知青小说后开始清晰起来的。

他曾是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的知青。兵团知青,是半军事化、集体性的存在,不同于农村知青和农场知青。从这一身份出发,所能写出的知青生活,自然不同于其他,辨识度一目了然。

比如说,我们轻易不会说哪里的乡村很“神奇”。知青作家史铁生只是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另一位知青作家朱晓平,说的也只是“桑树坪纪事”;而梁晓声却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又比如说,梁晓声说“今夜有暴风雪”,而韩少功、阿城、王安忆的知青小说里根本就不可能有这么大的雪。多少年后,梁晓声说他不熟悉农村生活,是他生活和写作的一大缺憾,因为他当年在生产建设兵团的生活跟农村和乡土没有发生过任何交集。

许多年后,梁晓声写兵团知青的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还在被一些学校推荐,供学生阅读。推荐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让今天的青少年们了解过往的一段青春岁月。这段青春岁月,有理想的憧憬,有生活的磨砺,有青春的无怨无悔,以至有人曾经评价说,梁晓声的知青小说,是在用青春的理想为生活的磨难背书。

其实,梁晓声写《今夜有暴风雪》,是在为返城后生活没有着落的兵团知青们打抱不平,是出于道义、责任和血性。他要告诉其他人,兵团知青们曾经经历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我们是可爱的”。

据说,因为这篇作品,至少哈尔滨地区负责接纳兵团知青的部门和领导,原先固有的态度产生了松动。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梁晓声所具备的道义、责任和血性,这样一种质朴而坚定的文学人格力量,就一直流淌在他往后的创作里,成为他获得清晰辨识度的基本依凭。只不过,此时的梁晓声所要表达的,还多少带有想被他人所理解、想证明他们自己价值的那么一份年轻时所特有的愿望和心情。

后来,梁晓声还写了《雪城》《返城年代》,直到《知青》电视剧播出,他理所当然地成了“知青文学”标志性作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梁晓声把“知青小说”从短篇写成中篇,从中篇写成长篇,从长篇写成电视连续剧。他在不同的时空场景下,不断回望当年的知青岁月,讲述后知青们当下的遭遇。在当代中国作家中,能够一以贯之关注知青和后知青生活的,恐怕也就只有这么两个人:一个是北方的梁晓声,一个是南方的韩少功。

梁晓声写知青的时候,其实已经不是知青,那只是他的一个阶段性身份。他做知青时,被推荐上了复旦大学中文系。1977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后来去了儿童电影制片厂。再后来,他长期在北京语言大学任教,还被评为“全国师德标兵”。他做过三届的全国政协委员,至今还在以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的身份为国家建言献策。随着人生经历的变化,梁晓声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所关注的重心,逐步向更为广阔的社会领域发散。

后来他也写了不少文学作品,但并未超出《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的影响力。倒是他的持续不断的社会时评和生活随笔,还有他的影视作品,更为人们所熟悉。他从一个作家和学者的角度,对社会和现实发言,他分析中国社会各阶层在社会转型时期的特征和变化,他针砭时弊,仗义执言,还关心起了中国人的人心和人性。他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作家型、社会化的学者和教授。一些在文学领域里孜孜以求的同行,以为他越出了文学创作的边界,其实,他所秉持着的,依然是当初的道义、责任和血性。这一文学创作的初衷,随着社会生活的复杂展开,增添着新的内容。同时,他也在不断地校正着自己。他笔下的文字更有现实主义的锋芒和筋骨,他的辨识度更然强烈,并且更贴近时下,更贴近人心,更迥异于他人。

但是,所有这些,并不是我们最终期盼的。他首先是一位作家,一位曾经带给我们强烈文学冲击的小说作者。他还会有怎样的小说创作,他的长篇小说新作会在哪里?

回到原点

60岁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这是人生的一条分界线。寻常人们会在这个时候,回首自己大半辈子的人生经历;作家更敏感,梁晓声尤其如此。有没有可能把自己大半辈子的生活积累、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做一次阶段性的文学总结呢?这个时候的梁晓声,酝酿着写一部大的作品。这部作品一定是文学的。

他回到了自己生活的原点。

梁晓声出生在北方城市哈尔滨的一个建筑工人家庭,属于地地道道的社会生活底层。写底层社会的生活,从来是梁晓声的强项。大家习惯地认为他是一位平民作家。他笔下的知青都是城市平民出身,他后来的大量言论也多是基于平民立场的人文表述。

而反观同时代的作家们,他们大多具有乡土生活背景。中国当代文学最为出色的部分,还是乡土写作。

梁晓声回到他生活的根基所在,从城市底层生活写起,这是他不同于大多数作家的独特优势。多少年后,梁晓声才落笔行文,真可谓思前想后、用心良苦。

那么以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为线索来支撑、贯穿这样一部作品呢?有知青身份的人显然不合适,梁晓声已写过许多,再写未必有更多的新意。他想到了自己去兵团当知青时留在城里的弟弟。

梁晓声成年后正赶上“上山下乡”,按照当时的政策,多子女的家庭可以有一位子女留城。留城的子女似乎从来没有被人关心过、被文学表现过,他们被声势浩大的知青运动遮蔽了,也一直被文学创作所忽视。当哥哥姐姐们去下乡的时候,留城的往往是家中最小的弟弟妹妹,他们经历了些什么,有着怎样的人生,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一个很纯粹的城市平民子弟的视角。

梁晓声的心里怦然一动:从这样一个城市平民子弟的视角去看几十年的社会生活变化,看人生的酸甜苦辣,看家庭的悲欢离合,看不同社会阶层的固化与变迁,看时代的迅猛发展对生活的冲击和裂变,那将是何等宽广、何等壮阔的人世间的情形!

从一个人写起

周秉昆是《人世间》里的一个支撑性的人物。这个人初看并不打眼,愣头愣脑一根筋,在家里最小,自然留在城里。周秉昆去街道的木材加工厂,当了一名小青工。

按说周秉昆本是普通得再普通不过的人了,偏偏他有爱读书、爱思考的哥哥姐姐。哥哥姐姐没下乡时,私底下读那时候不让读的世界名著,偷偷交流着心得体会。周秉昆躺在外屋,有一次还忍不住插了话。哥姐们临走前留下了一些书,没想到这些书帮周秉昆睁开了眼睛。

读不读书,真不是一回事。他是青工,但他从此不仅仅是青工。哥哥姐姐们因为爱读书,后来有了不同于其他人的命运和人生,而周秉昆也因为读过一些书,逐步拉开了他与他的年轻工友们的人生距离。

周秉昆从木材加工厂到酱油厂,他和他的年轻工友们一直在做卖力气的苦工。他们的生活内容,他们的交往和遭遇没有什么不同,他从来没有远离过一起摸爬滚打的这一社会阶层,他和他们有一样的喜怒哀乐,在情感归属上是完全相通的。他的同样年轻的工友们,也从来没有把他当成外人。

周秉昆这个人物的可爱可贵之处就在于,即使自己的生活后来有了一些改变,他仍然本能地把自己的生活根基牢牢扎在这些社会最底层的人们那里,同他们一起喜怒哀乐,生老病死。

同时,从血缘亲情上,周秉昆又与抓住社会发展机会、进入社会的领导阶层和知识阶层的哥哥、嫂子、姐姐、姐夫,一直保持着不可割舍的生活联系。他接受他们的影响,包括得到他们的接济。

更重要的是,在周秉昆的生活遭遇中,他的为人处世,他的善良正直,他的责任担当,具有鲜明的平民英雄的属性。从他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为了改变自己底层生活处境而不断努力的普通百姓的人生愿望和道德诉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