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桃源来大江上的钟声第四十七章当贼的和尚笃竹笑了起来。
笑容中有着不求解释的从容和看透世情般的淡然。
“出家人不打诳语。”
他认真地对束观说了这么一句话。
“如果施主不信,要杀要剐还请施主随意。”
在这一刻,束观甚至有种自己到底是不是错怪了他的愧疚感。
不过,束观很快就回过了神来。
……奶奶的,这家伙不去演戏真的可惜了……
他的心中腹诽了一句。
这个年轻僧人的面相很忠厚木讷,言谈神情也很诚恳真挚,给人一种老实可靠并且可以信赖之感。
甚至还有一些真正高僧身上的佛意气韵。
问题是,如果是这笃竹和尚如果真的是这么一个人,那么他的行为模式肯定不应该是这样的。
束观可以相信,一个真正的高僧,在情非得已之下,会做出一些违心之事。
他甚至都相信三木大师这样的高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七仙盟的身份的话,说不定都会去劫富济贫。
但是一个真正木讷老实的人,他们如果要干这种事,肯定是自己亲自上阵去干,而不会躲在幕后操纵。
就像当时的师傅李至霞,在他当燕子的时候,都是自己亲自己跑去杀人,其实他完全可以用道术控制支配别人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种心性上的差别,导致的行为模式的不同,很微妙,但是一个人的行事风格,基本也确实都是由自己的心性决定的。
所以束观在刚看到这个法号笃竹的年轻僧人的时候,觉得跟安凤俊钱财被劫那件事情中展现的行事风格,和这个人的气质很不搭。
当然,束观也不会仅凭这样一点对于心性和行为模式上的矛盾的怀疑,就断定刚才这年轻僧人在说谎。
他当然还有更多的证据。
然后束观也很认真地问了年轻僧人一句道:
“您慢些吃,给我留点。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束观刚才说的这句话,就是不久之前问小艺,那个年轻僧人一直在念叨什么经文,然后小艺给他的答案。
这个年轻僧人,在那些领粥的难民对他行礼的时候,口中一直轻声反复念诵的根本不是什么佛门的经文,而是翻来覆去地这么一句话。
“您慢吃,给我留点。”
很莫名其妙的一句话,束观到现在也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只是觉得有些诡异。
“您”是谁?
“慢点吃”又是在吃什么东西。
而当束观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笃竹的神情终于微微变了一下。
不过他很快就又恢复了平静。
“小僧站了快一天了,自然是有些饿了,不过是随口所说之言,不知施主对此有何疑惑。”
笃竹很无辜地看着束观问道。
束观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