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貂蝉p图正能量ps图片 > 柳家塬的一池春水(第1页)

柳家塬的一池春水(第1页)

柳家坬与艾蒿湾两个村落相隔不远。

高高低低的山山峁峁环抱的柳家坬,竟有一处平坦坦的形如圆盘的平地。

现在,这块平展展的圆盘上,生长着绿油油的马铃薯。

那些扎根在平地深处,已经在黄土地下结了果实的马铃薯,是否能隐隐聆听到来自一千八百年前,那袅袅不绝的美妙琴声?那琴声如鸣佩环,如水流淌,似天籁之声,似鸟鸣啾啾。

这块平台,是艾蒿湾美丽的、聪颖过人的小貂蝉与邻村柳家坬大户王家的大小姐弹拨琴弦的练琴台。

两个天仙般的少女,在绿茵宛曼、莺飞草长的平台上,承藉余晖,尽情弹奏。

奇妙的小手拨弄出来的琴声,或如高山,巍然苍翠;或若流水,滔滔不止。与高山流水相融一体的,是晚归燕雀双双,落日红云,洒满天幕。果树参差,枝丫蔓回。红红的、黄黄的、绿绿的果实正欢笑着从翠绿的叶片里钻出来。

随着琴声袅袅,三三两两的人影从高高低低的窑洞里走出来,聚拢到练琴台边,或倚树,或坐卧草地。有的静心聆听,有的应节而歌,个个心神俱醉。

附近还有一棵高大的老榆树,它站立在劲风的路口,一枝伸展出来的树干上,环着垂下来的一条结实的麻绳。有时候,抚琴间歇,两个小女子离开琴弦,站在麻绳上荡起秋千。秋千上下飞舞,心也随之忽高忽低跳动,兴奋与冒险的刺激让两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子咯咯咯笑个不停。欢快的儿歌也随秋千的悠荡唱了出来:

年年都有三月三,

娘帮女儿打秋千。

四根柱儿四下里栽,

一根中梁当中担。

双手捉在秋绳上,

双圪膝跪在秋花板上。

一拜二拜四门天,

三拜四拜面朝天。

八宝罗裙风摆开,

女儿的小脚呦露出来。

陕北各地早有戏秋千的习俗,《古今艺术图》载:“秋千,北方山狄之戏……齐桓公伐山戎还,始传中国。”这种山戎之戏,在陕北高原流传了两千年之久,多在清明节前后举行,一般寒食节时就开始,几乎村村都有一两个大型的秋千,更多的人则在自家门前方便的空场做个小小的秋千。

圆圆的平坦的练琴台和那飘荡至今的秋千,让我们不难去想象那情景的美妙和其中的乐趣。

然而,这块贫瘠少雨、古老沧桑的土地,曾经到处是水泽滋润的,是不缺少雨和水的,可又有谁会轻易相信呢?

但是,这也是事实。

就是现在,过了一千八百年,仍能在米脂的田间和干枯的崖畔下,在那些山脚下日渐开阔的被种了庄稼的淤坝地中,隐约可见曾经碧波荡漾的水痕印记。

在这个叫柳家坬的村子,现在,依然有一片宛如明镜一般宁静的湖,闪烁着翡翠般美丽的光泽。湖的四周,山坳和狭长的谷道中,还依然有生长着芦苇的湿地。

可惜,有些湿地,刚刚被急于增加耕地的乡民填埋了,平整的土地上,似乎还可见不屈的芦苇摇曳的身影。

这些都可佐证,明确告诉人们,那曾经的湖光山色并非传说。

这方水土,养这方生灵。

那时候,米脂像一个身材丰满、韵致十足的陕北女子,张扬、豪放,热辣辣、坦荡荡。

漫山遍野是丰满的,花红柳绿、苍松翠柏;沟沟岔岔是丰满的,清澈流畅的溪流,日夜欢快歌唱;山坳坡道是丰满的,芳草碧树掩映下,生活着勇敢、勤劳、善良的边疆各民族兄弟姐妹。

夏天里,那些随风摇曳的芦苇,煞是好看!碧绿如洗,满目苍翠,深不可测,密不见底,空气中到处弥漫着苇叶的清香。随风起舞的芦苇,风吹苇涌,风止苇静,让人仿佛置身于绿色的梦幻之中,古典的诗意直达内心: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似乎一个曾经含苞待放的羞涩少女,在光阴荏苒中经历了生活的磨砺,容颜渐失,褪去铅华,却有着浅淡深沉的韵味,仿佛世态炎凉与人情冷暖了然于心。然而,她的清婉与她的成熟,俗世间又有几人能识呢?恍惚间,知音难觅的她,就在这芦苇波动中,隐约不定,若即若离,飘忽迷蒙,近了又远了……

一根根柔软又坚挺的芦苇,密密丛丛扎根于水中,相互依偎,相互慰藉,相互支撑,这是些有着怎样顽强生命力的植物啊!

人的生命是脆弱的,正如一棵芦苇,一阵风都能将它折断。但人与其他一切生命的不同之处在于,人是一棵会思索的芦苇。

17世纪法国杰出的哲学家帕斯卡尔这样形容了芦苇。

这是东汉末年大约公元188年的夏天。

陕北的气候,四季分明,不像南方的气候,性情不稳,缠绵悱恻,拖泥带水。夏日里的陕北,像天性爱撒欢儿的孩子,尽情放纵着自己。白天无节制地喧嚣热烈,夜晚降临,将一天玩累了的身体舒展开,享受宁静和清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