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琦点点头,想到弘时一直养在太后跟前,就说:“你去告诉弘时一声,他们毕竟是亲姐弟。”
玛瑙恭敬应是,弘时阿哥跟敦宁公主没有多少姐弟情,千里迢迢的,顶多带点东西过去,主子这是在做顺水人情。
算着散学的时辰,玛瑙等在阿哥所,很快见到了弘时,她就把事情说了,
又说:“皇上和皇后娘娘怕太后操心,打算等太医回来后再说此事。”
弘时微微凝眉,点点头,“该当如此,我不会说漏嘴的,”他默了默,“她的孩子……”
玛瑙说:“阿哥放心,小阿哥一直在敦宁公主婆婆的院子里养活,听说长得很好。”
弘时仿佛松了口气,又低下头不说话了。
直到玛瑙要走,他也没说要带什么过去,却问了太医什么时候走。
隔日,弘时亲自送来几罐子桂花蜜和一些蜜饯,说是带给敦宁公主的。
玉琦当他是小孩子心性,也不在意,立刻让人给小林子送去了。
玛瑙心细,私下问了伺候弘时的小太监。
小太监说:“主子也不知道敦宁公主喜欢什么,就记得公主哭诉在科尔沁吃不到桂花蜜,”
“主子说姐弟一场,也没给过公主什么,让奴才挑最好的买,”
“姑姑也知道,最好的桂花蜜也就一钱银子一罐,还是贵在罐子上。”
“奴才觉得寒酸了些,就配了些蜜饯、干果,这才凑够了一箱子,”
“那些东西拢共才花了二两银子,还没箱子值钱呢。”
“东西不值钱,奴才就说主子好歹给公主写两个字,礼轻情意重嘛!”
“主子却说:两人拢共也没见过几回,也没说过两句话,好好养病的话公主估计都听腻了,就不写了。”
玛瑙叹一口气,赏了那小太监,嘱咐他好好伺候,就回去了。
小太监转头就把这事报给了弘时,还把得到的荷包给他看,这就是在表忠心了。
弘时叹一口气,又继续看书。
小太监收起荷包,劝道:“主子已经出嗣,又是在太后跟前长大的,就算公主不得长辈喜欢,也影响不到主子的。”
“皇上虽不喜公主,可皇后娘娘心善呀!听说当年公主的嫁妆很是丰厚!”
“再说,这些年娘娘待主子也不差,主子在烦恼什么?”
弘时想起生母、哥哥、姐姐的各种龌龊事,微微摇头,“你不懂!你不懂!”
他说完站起身,走到窗边,看向远处的屋檐,半晌无语。
小太监十分机灵,想到以前听到的传闻,猜测可能跟主子那被逐出玉牒的生母有关,
他斟酌着说:“主子年纪小,即便以前有什么不好的事情,也不该怪到主子头上,主子何必放在心里呢?”
见弘时依旧郁郁的,他又说:“奴才听人说:眼睛长在前面就是让人往前看,往前走,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弘时没想到他还能说出这样的话,示意他继续说。
小太监知道自己的话起作用了,心里高兴,胆子也大了一些。
“不管以前如何,皇后娘娘已经不计前嫌了,主子自苦,岂不是辜负皇后娘娘的一片心意。”
“要奴才说,以前的事主子就装作不知道,只一心孝敬皇上、太后、皇后娘娘,”
“再好好待几位皇子皇女,情分攒的多了,自然什么都不用愁了。”
弘时深吸一口气,心说:好像只能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