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真会这么干?这不是将自己的根基都给断掉吗?”牛儒正不相信的道。
“一方面是辛辛苦苦做实业,毛利率5%到10%,还得承担因为汇率不断上升而利润下降的风险。还有原材料等生产成本不断上涨的压力……另一方面却是投入房地产,简简单单的分包给建筑公司,便能30%到100%的超高利润,还不用你多操心,你说这样的两种生意比较起来,他们愿意做什么?”
牛儒正沉默了起来。
他太清楚华国的那些企业家了,还真有可能按照萧奇所说的那样做。
想了半天后,他又道:“那日本的企业家不这么干吗?”
“事实就证明了。他们没有这么干。”萧奇正色的道:“索尼、松下、丰田、东芝等等,都只是借银行的钱来炒楼炒股。而同时他们自己的技术储备、生产研发、全球布局,一点都没有停下……所以即使因为房地产泡沫崩坏,损失了太多的金钱,但他们的骨架还在,还能继续发展……因此现在我们才能看到,索尼还是索尼。而松下也还是松下,绝不会因为额外业务的巨额亏损,而导致他们整体的垮掉。这就是值得尊敬的企业和普通企业的区别。”
牛儒正听得连连点头,直到此时,他才真正觉得。自己找萧奇来谈话,绝对是一个英明的决定。
至少萧奇的这番话,他是绝对没有听过,而且是这么的直白和深入,颇有一针见血的精妙之处。
“房地产如果放开,你认为接下来的情况会怎么样?”沉默之后,牛儒正这样问道。
“地方财政从土地买卖上面得到的钱越多,房地产就越能发展壮大,从而到后来,引起地方财政对房地产的严重依赖,从而绑架地方财政,让地方财政不得不支持他们去发展,因此引得更多人投入房地产这个有利可图的行业。”萧奇严肃的说道:“什么热钱涌进房地产去都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我们的企业家们,放弃了自己的工业体系,放弃了自己打拼几十年的工厂,妄想着靠虚拟经济致富!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不是靠着自己强大的工业实力壮大起来的,从没有听说一个以房地产发展起来的国家,会真正的位于世界强国之林!”
萧奇的话语,犹如晨钟暮鼓,敲响在牛儒正的耳边。
一个国家可以以金融来致富,但绝不可以用金融来立国。
只有强大的工业基础,才能制造出自己需要的产品,在国防科研上发展重要作用,才能建立起支撑国家发展的脊梁,这一点,是绝对不可能改变的!
能从房地产迅速升温的实际情况,看到更深层次的内里,萧奇已经足以当得上是国之智囊!
心中对眼前的少年越发欣赏的牛儒正,却觉得还不够,虽然萧奇的才华已经足够的妖孽,但他觉得,这还不是萧奇的最大实力。
至少他觉得,萧奇能看得这么远,就应该会有自己的对策。
能看得深远就是一个国之智囊,可如若既能看病,又能对症下药,那就堪称为国之栋梁了!
于是牛儒正又问道:“如果叫你来制定应对措施,防止房地产绑架地方经济、工业空心化的发生,你准备怎么做?”
“我不知道!”
出乎牛儒正的意料,萧奇干脆了断的拒绝了。
“你这小子,跟你牛大叔还藏拙啊?”牛儒正愣然之后,指着他笑骂道:“快说!没有你这么吊人胃口的!”
“我真的不知道,我能分析出这些,都已经是我的极限了,但具体应该怎么做,我又不是掌管经济大权的人,当然没有去深入研究过,自然无法多说。”萧奇耸耸肩,不好意思的说:“任何一个国家政策的出**,都是非常谨慎的事情,我怎么敢去想影响国家的经济走向?”(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红人
牛儒正根本不信他,气急反笑道,“好小子,你是跟我作对吧?”
“我哪有?我的能耐只有这么多,牛大叔你太瞧得起我了。要不是你牛大叔,我根本不敢把这些话说出来呢!”萧奇一副可怜的样子,“更何况,我已经把未来的趋势说出来了,难道国内这么多的参政智囊们,都没办法在事情没发生之前,制定好相应的措施吗?难道一个国家的重任,都集中在我一个半大孩子身上?太不公平了吧?”
“我看你不是能耐只有这么多,你纯粹是聪明过头了!”牛儒正叹了一口气,有些意兴阑珊,“我知道你什么意思,不就是不想给自己惹麻烦吗?……你给我出去吧,我看着你这小子就烦!”
“是!”
萧奇也不以为意,转身就往外面走。
他知道牛儒正不可能是真的生气,因为牛儒正已经反应过来了,由于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建议,牵涉到了太多各方面的利益,萧奇是不敢掺和到里面,否则稍微不注意,让萧奇的公司粉身碎骨,也绝对不是不可能。
设身处地的为萧奇想一想,牛儒正自然无法责怪他。
更何况看在他的面子上,萧奇已经做出了非常精准的推断,这已经是一个极大的贡献,牛儒正实在无法要求他做得更多。